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缨笏

读音:yīng hù

繁体字:纓笏

意思:(缨笏,缨笏)
冠带和手板。亦借指官吏。
  ▶《文选•颜延之<皇太子释奠会作诗>》:“缨笏匝序,巾卷充街。”
  ▶李善注:“缨笏,垂缨秉笏也,皆朝臣之服,故举服以明人。”
  ▶清·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一:“讲解移晷,缨笏塞巷,巾卷充街,莫不倾听忘倦。”
  ▶清·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落落余数子,趋朝繫缨笏。”

解释:1.冠带和手板。亦借指官吏。

造句:暂无

首字母缩写:yh

【拼音】yīng

【包含缨笏的诗词】
《飞鸿亭》
禅林跨山胁,飞构凿崚嶒。
千里寄双睫,百忧消一登。
斯游属公暇,晓日东南升。
霜野明练甲,云阴垂海鹏。
东州地阳暖,腊月川无冰。
大艑出洪口,突去如骞腾。
趺坐思方寂,桐鱼闻饭僧。
生台饱驯鸽,散上浮图层。
矫首发长啸,清风鼓尘膺。
寥寥紫虚路,鸿雁正凭凌。
仿像中散公,俯手朱丝绳。
粉绘久零落,爽灵呼不应。
顾余识尤寡,况复无才称。
行且置缨笏,庵栖宗大乘。
二子勿多诮,有心何不能。
上一篇
罂缻
下一篇
罂车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