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ēng yī
繁体字:徵衣
意思: 1.旅人之衣。 ▶唐·岑参《南楼送卫凭》诗:“应须乘月去,且为解征衣。” ▶宋·刘儗《诉衷情》词:“征衣薄薄不禁风,长日雨丝中。” ▶清·孙枝蔚《出门》诗:“冻树鸡鸣早,征衣烛灭迟。” 2.出征将士之衣。 ▶唐·赵嘏《送李裴评事》诗:“塞垣从事识兵机,只拟平戎不拟归。入夜笳声含白髮,报秋榆叶落征衣。” ▶
解释:1.旅人之衣。 2.出征将士之衣。 3.泛指军服。
详细释义:1.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所穿的衣服。唐?张说?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诗:『相逢传旅食,临别换征衣。』清?毛奇龄?南柯子?驿馆吹芦叶词:『相逢风雪满淮西,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。』2.军服。宋?司马光?出塞诗:『霜重征衣薄,风高战鼓鸣。』
造句:绿色象征衣索比亚的美与植物。腹部被弹片击中后,血染征衣。行行幽洞底,岚气湿征衣」。》:“朝来有乡信,犹自寄征衣。
首字母缩写:zy
【拼音】zhēngyī
1、鸟向望中灭,雨侵晴处飞。应须乘月去,且为解征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