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假黄钺

引用解释

魏 晋 南北朝 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,往住加以“假黄钺”的称号,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。《周书·静帝纪》:“上柱国、 扬州 总管、 随国公 杨坚 为假黄鉞、左大丞相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武帝咸宁五年》:“冬十一月,大举伐 吴 ……命 贾充 为使持节、假黄鉞、大都督,以冠军将军 杨济 副之。” 胡三省 注:“黄鉞,天子之器,非人臣所得专用,故曰假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南史一》:“ 晋 宋 之制,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,假黄鉞则可专戮节将矣。”后亦省作“ 假鉞 ”。 宋 陆游 《上殿札子二》:“一旦或有非常,陛下择羣臣,使之假鉞而董二军。”

读音:jiǎ huáng yuè

首字母缩写:jhy

【拼音】jiǎhuángyuèyántuī

【包含假黄钺的诗词】
《大将出师歌》
将军北伐辞前殿,恩诏催排苑中宴。
紫陌惊尘中使来,青门立马群公饯。
绣旗杂沓三十里,画鼓敲铿五千面。
行营暮宿咸阳原,满朝太息倾都羡。
天声一震胡已亡,捷书奕奕如飞电。
高秋不闭玉关城,中夜罢传青海箭。
可汗垂泣小王号,不敢跳奔那敢战。
山川图籍上有司,张掖酒泉开郡县。
还朝策勋兼将相,诏假黄钺调金铉。
丈夫未遇谁得知,昔日新丰笑贫贱。
上一篇
假厮儿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