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伏钺

读音:fú yuè

繁体字:伏鉞

意思:(伏钺,伏钺)
被处死。钺,古代兵器,形似板斧而大。
  ▶郭沫若《船泊石城岛畔杂成》诗:“葡人大副传佳话,曾作逋逃到此间。往日喧宾今伏钺,春光先到岸头山。”

造句:往日喧宾今伏钺,春光先到岸头山。

首字母缩写:fy

【拼音】yuè

【包含伏钺的诗词】
《戏赠詹安世》
彩舟驻阊门,初与子相识。
长空翥秋隼,爽气横八极。
摛辞镂圭璋,吐论森剑戟。
邓侯不愿仕,志在书竹帛。
长缨系单于,落落蕴奇策。
气吞流沙外,意无燕然北。
虎牙有余勇,戎虏非强敌。
会当朔风劲,伏钺控鸣镝。
老夫惭衰谢,见子徒感激。
平生谬经纶,此意已寥寂。
信哉功名会,事道古难必。
穷通付时命,未足为悦戚。
余生如鼹鼠,满腹微分毕。
行矣脱簪缨,翛然适吾适。
上一篇
伏热
下一篇
伏刃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