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康有为

解释

康有为 Kāng Yǒuwéi

[Kang Youwei] (1858.3.19—1927.3.21) 中国近代思想家、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、学者。原名祖诒,字广厦,号长素,又号更生。广东南海人。早年接触西方文化。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。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,他联合各省赴京会试的1300余举人上书,要求光绪帝拒和迁都,变法图强。后在京组织强学会,编印《中外纪闻》,创办《强学报》,宣传变法。1898年4月成立保国会。他屡向光绪帝上奏折,企图在不改变帝制的条件下改革政治、经济、军事,使中国富强。9月变法失败后,他逃亡国外。1899年7月在加拿大组织保皇会,抵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。辛亥革命后发表反对共和与保存国粹的言论,企图恢复清王朝。1917年7月参与张勋复辟失败。1927年在青岛去世

读音:kāng yǒu wéi

首字母缩写:kyw

【拼音】kāngyǒuwéixuézhànzhēngzhànxiàn

【用康有为造句】

1、康有为:“人人相亲,人人平等,天下为公,是谓大同。”。

上一篇
康庄境
下一篇
康复医学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