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       
  读音:bái càn 
   繁体字:白粲          意思:  1.令罪人选精米以供祭祀。   ▶秦·汉时的一种刑罚,施于高级官员命妇及其后裔中的女子犯罪者。   ▶《汉书•惠帝纪》:“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、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,皆耐为鬼薪白粲。”   ▶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。”   ▶《汉书•刑法志》:“罪人狱已决,完为城旦舂,满三岁为鬼薪白粲。”   ▶《后汉书•章帝纪》:“繫囚鬼薪          详细释义:1.汉代一种刑罚。令犯法的妇女择挑白米,以供祭祀之用。汉书?卷二?惠帝纪:『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,皆耐为鬼薪白粲。』 2.粳米的别名。见『粳米』条。唐?杜甫?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:『秋菰成黑米,精凿傅白粲。』    
   造句:白粲,就是好大米焖成的饭)。诗》秋菰成黑米,精凿传白粲。鬼薪白粲是比成旦舂较轻的刑罚。”参见“鬼薪”、“白粲”。  首字母缩写:bc 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拼音】báicàn 
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