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歇后语

解释

歇后语 xiēhòuyǔ

[a two-part allegorical saying;sequel] 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,前一部分多用比喻,像谜面,后一部分是本意,像谜底,通常只说前一部分,后一部分不言而喻

引用解释

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熟语。分两种体式:(1)对于某一现成语句,省却其后面部分词语,只用前一部分来表示被省却词语的意思。 晋 陶潜 《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于规林》诗之一:“一欣侍温颜,再喜见友于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沿袭》:“ 洪驹父 诗话谓:‘世以兄弟为友于,子姓为貽厥,歇后语也。’”(2)由两部分组成:前文是比喻语,后文是解释语,运用时可隐去后文,以前文示意。如只说:“泥菩萨过江”,以示“自身难保”;也可前后文并列,采用双关的办法。如“ 孔夫子 搬家----净是书(输)”。歇后语的实际运用,滥觞于 晋 ,至 唐 而广泛流行。

读音:xiē hòu yǔ

首字母缩写:xhy

【拼音】xiēhòu

【包含歇后语的诗词】
《答弟妇歇后语》
惭无窦建,愧作梁山。
【用歇后语造句】

1、 这类歇后语所用的比喻不同,说明的问题一样,是殊途同归的。

上一篇
歇斯底里
下一篇
歇后迷语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