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拼音大全 y是什么意思 yu的汉字 yu第三声有什么字

yu第三声有什么字(yǔ)

    • 拼音:qǔ

      qǔ ㄑㄩˇ

       ◎ 高大:“(鼎)然而视之~焉美,无所可用。”

    • 拼音:tóu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wú
    • 参见「梧桐」条。
    • ,
    • 参见「魁梧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wú
    • 参见「峿山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wú

      (鋙)

      wú ㄨˊ

       ◎ 〔锟~〕见“锟”。

      详细解释
    • 拼音:wú
    • 参见「锟鋙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xǔ
    • 名词 栎的别名。参见「栎」条。
    • 形容词 参见「栩栩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xù
    • 形容词 美好的样子。《诗经.小雅.伐木》:「伐木许许,酾酒有藇。」汉.毛亨.传:「藇,美貌。」
    • 拼音:yū

      yū ㄩˉ

       ◎ 窗户。

      其它字义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古同“宇”。

    • 拼音:yú
    • 代词 我。同「余」。《论语.述而》:「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」唐.李白〈送郄昂谪巴中〉诗:「予若洞庭叶,随波送逐臣。」
    • ,
    • 动词 给。通「与」。  【组词】:「给予」、「赠予」、「授予」、「赋予」。《诗经.小雅.采菽》:「彼交匪纾,天子所予。」
    • 动词 赞许。《管子.宙合》:「主盛处贤,而自予雄也。」《汉书.卷九七.外戚传下.孝成赵皇后传》:「鲁严公夫人杀世子,齐桓召而诛焉。《春秋》予之。」
    • 拼音:yú

      yú ㄩˊ

       ◎ 〔倢~〕见“倢”。

      详细解释
    • 拼音:yú
    • 动词 捆绑拖拉。《说文解字.零部》:「臾,束缚捽曳为臾曳。」
    • 名词 参见「须臾」条。
    • 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臾骈。
    • ,
    • 参见「纵臾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ú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ú
    • 形容词 快乐、高兴。  【组词】:「愉快」、「欢愉」、「愉悦」。
    • 拼音:yú

      yú ㄩˊ

       ◎ 〔蓲~〕见“蓲3”。

    • 拼音:yú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ú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〔~~〕行动安稳,步履安详。

      其它字义

      yú ㄩˊ

       ◎ 恭敬之意。

    • 拼音:yú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同类、朋党。《说文解字.舁部》:「与,党与也。」《史记.卷八九.张耳陈余传》:「敌多则力分,与众则兵强。」《汉书.卷六三.武五子传.燕刺王刘旦传》:「群臣连与成朋,非毁宗室。」
    • 动词 赞成、允许。《论语.先进》:「夫子喟然叹曰:『吾与点也!』」《资治通监.卷三二.汉纪二十四.成帝绥和元年》:「传不云乎:『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。』」
    • 动词 支助、赞助。《老子.第七九章》:「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」唐.陈子昂〈感遇〉诗三八首之一七:「岂无当世雄,天道与胡兵。」
    • 动词 给予。  【组词】:「赠与」、「授与」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:「可以与,可以无与。」《韩非子.忠孝》:「此明君且常与,而贤臣且常取也。」
    • 动词 接近、亲近。《礼记.礼运》:「诸侯以礼相与,大夫以法相序。」《宋史.卷三三六.司马光传》:「所言尽害政之事,所与尽害政之人。」
    • 动词 跟从、跟随。《国语.齐语》:「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,故又大施忠焉。」《淮南子.墬形》:「蛤蟹珠龟,与月盛衰。」
    • 动词 结交、交往。《韩非子.奸劫弑臣》:「君臣之相与也,非有父子之亲也。」
    • 动词 争战。《左传.哀公九年》:「宋方吉,不可与也。」《国语.越语下》:「彼来从我,固守勿与。」
    • 动词 应付、对付。《史记.卷三四.燕召公世家》:「庞暖易与耳。」《宋史.卷三六五.岳飞传》:「以为诸帅易与,独飞不可当。」
    • 动词 如、相比。《汉书.卷三四.韩信传》:「大王自料勇悍仁强,孰与项王?」唐.李商隐〈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〉诗:「甘心与陈阮,挥手谢松乔。」
    • 动词 等待。《论语.阳货》:「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」《楚辞.屈原.离骚》:「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」
    • 动词 推举、选拔。通「举」。  【组词】:「选贤与能」。
    • 副词 皆、全。通「举」。《易经.无妄卦.象曰》:「天下雷行,物与无妄。」《墨子.天志中》:「天下之君子,与谓之不详者。」
    • 介词 向、对。  【组词】:「与虎谋皮」。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「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,岂以仁义为不美也。」
    • 介词 被。《战国策.秦策五》:「(夫差)遂与勾践禽,死于干隧。」
    • 介词 为、替。《孟子.离娄上》:「所欲,与之聚之。」
    • 连词 和、同、跟。  【组词】:「我与你」、「山与水」。《论语.公冶长》:「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」
    • 连词 与其,表示比较。《韩非子.难二》:「与吾得革车千乘,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。」《史记.卷八三.鲁仲连邹阳传》:「与人刃我,宁自刃。」
    • ,
    • 动词 参加。  【组词】:「参与」、「与会」。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:「以光为太师,与四辅之政。」
    • 动词 干涉、干预。《国语.鲁语下》:「是故天子……日中考政,与百官之政事。」宋.范成大〈次韵时叙〉诗:「作诗惜春聊复尔,春亦何能与人事?」
    • ,
    • 助词 置于句末,表示感叹的语气。同「欤」。《论语.学而》:「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」
    • 助词 置于句末,表示疑问、反诘的语气。同「欤」。《楚辞.屈原.渔父》:「渔父见而问之曰:『子非三闾大夫与?』」汉.王充《论衡.刺孟》:「沈同以其私问曰:『燕可伐与?』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屋檐。《易经.系辞下》:「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之大壮。」
    • 名词 房屋。  【组词】:「屋宇」。《楚辞.宋玉.招魂》:「高堂邃宇,槛层轩些。」宋.苏轼〈水调歌头.明月几时有〉词:「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」
    • 名词 疆域、国境。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「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」《文选.枚乘.七发》:「今时天下安宁,四宇和平。」
    • 名词 上下四方,为整个空间的总称。  【组词】:「宇宙」、「寰宇」。《荀子.富国》:「万物同宇而异体,无宜而有用。」
    • 名词 人的仪表、风度。  【组词】:「眉宇」、「气宇轩昂」。《晋书.卷七九.谢安传》:「神识沉敏,风宇条畅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形容词 驼背、背脊弯曲的。《吕氏春秋.季春纪.尽数》:「辛水所多疽与痤人,苦水所多尪与伛人。」《礼记.问丧》:「秃者不免,伛者不袒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小岛。  【组词】:「岛屿」。南朝宋.谢灵运〈登江中孤屿〉诗:「乱流趋孤屿,孤屿媚中川。」唐.孟浩然〈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〉诗:「悠悠清江水,水落沙屿出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鸟类的毛。《易经.渐卦.上九》:「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,吉。」《韩非子.解老》:「人无毛羽,不衣则不犯寒。」
    • 名词 鸟类或飞虫的翅膀。《礼记.月令》:「鸣鸠拂其羽,戴胜降于桑。」汉.张衡〈七辩〉:「京城阿缟,譬之蝉羽。」
    • 名词 鸟类的代称。  【组词】:「羽族」。《文选.曹植.七启》:「野无毛类,林无羽群。」
    • 名词 古代舞者拿在手上的装饰物,以雉尾制成。《淮南子.时则》:「命乐师修鞀鼙玲瑟管箫,调竽曕,饰钟磬,执干戚戈羽。」
    • 名词 古代五音之一。《吕氏春秋.孟冬纪.孟冬》:「其虫介,其音羽。」晋.陶渊明〈咏荆轲诗〉:「商音更流涕,羽奏壮士惊。」
    • 名词 箭。《文选.鲍照.拟古诗三首之一》:「留我一白羽,将以分虎竹。」唐.王涯〈陇上行〉:「负羽到边州,鸣笳度陇头。」
    • 名词 同党、朋友、喽罗。  【组词】:「党羽」。《韩非子.外储说右上》:「立有闲,时季羽在侧 。」
    • 名词 钓鱼用的浮标。《吕氏春秋.离俗览.离俗》:「鱼有大小,饵有宜适,羽有动静。」
    • 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郑国有羽颉。
    •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  • 形容词 以羽毛制成的。  【组词】:「羽扇纶巾」。《汉书.卷二五.郊祀志上》:「五利将军亦衣羽衣,立白茅上受印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。  【组词】:「春雨」、「梅雨」、「风雨交加」、「秋风秋雨愁煞人」。
    • 名词 朋友。  【组词】:「旧雨新知」。唐.杜甫〈秋述〉:「秋,杜子卧病长安旅次,……,青苔及榻,常时车马之客,旧雨来,今雨不来。」
    •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  • ,
    • 动词 下雨。《诗经.小雅.大田》:「雨我公田,遂及我私。」《史记.卷六七.仲尼弟子传.有若传》:「他日,月宿毕,竟不雨。」
    • 动词 降落、落下。  【组词】:「雨雪」、「雨雹」。《淮南子.本经》:「昔者苍颉作书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」宋.苏轼〈喜雨亭记〉:「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」
    • 动词 滋润、灌溉。唐.孟郊〈终南山下作〉诗:「山村不假阴,流水自雨田。」唐.鲍溶〈答客〉诗:「劳问圃人终岁事,桔槔声里雨春畦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传说中的一种虫。《说文解字.禸部》:「禹,虫也。」
    • 名词 人名。夏代开国之君。相传因治水有功,得舜让位,立国为夏。也称为「大禹」、「夏禹」。
    • 名词 姓。如金代有禹显。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俣俣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姓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动词 说话、谈论、议论。  【组词】:「不言不语」、「默默不语」。《论语.述而》:「子不语:怪、力、乱、神。」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「去后看庄、老,更与王语,便足相抗衡。」
    • 动词 虫鸟野兽鸣叫。唐.韦庄〈应天长.绿槐阴里黄莺语〉词:「绿槐阴里黄莺语,深院无人春昼午。」宋.范成大〈蛩〉诗:「壁下秋虫语,一蛩鸣独雄。」
    • 名词 用口头表达的话。  【组词】:「语言」、「语无伦次」。唐.岑参〈逢入京使〉诗:「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」
    • 名词 诗词文章中的字句。唐.杜甫〈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〉诗:「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」《宋史.卷二六三.李穆传》:「十岁为诗,往往有警语。」
    • 名词 特指古语、谚语、俗语等。《谷梁传.僖公二年》:「语曰:『唇亡则齿寒。』」《商君书.更法》:「语曰:『愚者闇于成事,知者见于未萌。』」
    • 名词 传达思想或讯息的动作或信号。  【组词】:「手语」、「旗语」。南朝梁.刘孝威〈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〉诗:「窗疏眉语度,纱轻眼笑来。」
    • 名词 虫鸟等的鸣叫声。  【组词】:「蝉语」。《后汉书.卷八六.南蛮西南夷传.西南夷传》:「及其化行,则缓耳雕脚之伦,兽居鸟语之类,莫不举种尽落。」
    • ,
    • 动词 告诉。《论语.阳货》:「居,吾语女。」《晋书.卷六六.陶侃传》:「常语人曰:『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;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』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俣俣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动词 守御。《说文解字.囗部》:「圄,守之也。」《汉书.卷四八.贾谊传》:「辅翼之臣诚死君上,守圄扞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。」
    • 动词 囚禁。《左传.宣公四年》:「子越又恶之,乃以若敖氏之族,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。」
    • 名词 监狱。  【组词】:「囹圄」。《晏子春秋.内篇.谏下》:「景公藉重而狱多,拘者满圄,怨者满朝。」《南史.卷五九.江淹传》:「身陷幽圄,履影吊心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副词 偊偊:独行的样子。明.张自烈《正字通.人部》:「偊,偊偊,独行貌。」《列子.力命》:「汝奚往而反,偊偊而步,有深愧之色邪?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牢狱、监牢。《说文解字.零部》:「圉,囹圉,所以拘罪人。」《汉书.卷六四下.王襃传》:「昔周公躬吐捉之劳,故有圉空之隆。」
    • 名词 养马的人。南朝陈.徐陵〈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〉:「诣诸圉牧,莫不皆知。」《水浒传.第九八回》:「却有本部内一个军卒,他原是田虎手下的马圉。」
    • 名词 养马的地方。晋.桓温〈辞参朝政疏〉:「且不有行者,谁扞牧圉。」
    • 名词 边境。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「寡人之使吾子处此,不唯许国之为,亦聊以固吾圉也。」
    • 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楚国有圉公阳。
    • 动词 禁止。通「圄」。《管子.任法》:「钟鼓竽瑟,宫中之乐,无禁圉也。」
    • 动词 抗拒、防御。通「御」。《庄子.缮牲》:「其来不可圉,其去不可止。」《墨子.公输》:「公输盘之攻械尽,子墨子之守圉有余。」
    • 动词 畜养。《左传.哀公十四年》:「孟孺子泄将圉马于成,成宰公孙宿不受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没有顶盖、露天的谷仓。《诗经.小雅.楚茨》:「我仓既盈,我庾维亿。」汉.毛亨.传:「露积曰庾。」《史记.卷一零.孝文本纪》:「发仓庾以振贫民,民得卖爵。」
    • 名词 量词。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。相当于十六斗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六年》:「能货子犹为高氏后,粟五千庾。」晋.杜预.注:「庾,十六斗。」《论语.雍也》:「冉子为其母请粟。子曰:『与之釜。』请益。曰:『与之庾。』」
    • 名词 姓。如北周时有庾信。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动词 囚禁。《说文解字.攴部》:「敔,禁也。」
    • 名词 乐器名。古代的敲击乐器之一。以木制成,形状像趴着的老虎,背上装有二十七个金属片,用以停止音乐的进行。《书经.益稷》「下管鼗鼓,合止柷政」句下唐.孔颖达.正义:「乐之初,击柷以作之;乐之将末,戛敔以止之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1. 〔瓯(ōu)~〕中国古代一种容器,可容十六斗。亦作“瓯臾”;亦简作“匬”。

       2. 中国殷代地名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1. 中国春秋时国名,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。

       2. 姓。

      详细解释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一种草。《说文解字.艹部》:「萭,草名。」
    • 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萭章。
    • ,
    • 名词 端正车轮的工具。《集韵.上声.语韵》:「萭,所以正车轮者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中国古代容器,也是容量单位:“丝三邸,漆三~。”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1.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。

       2. 姓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瘐死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形容词 驼背、背脊弯曲的。《吕氏春秋.季春纪.尽数》:「辛水所多疽与痤人,苦水所多尪与伛人。」《礼记.问丧》:「秃者不免,伛者不袒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同类、朋党。《说文解字.舁部》:「与,党与也。」《史记.卷八九.张耳陈余传》:「敌多则力分,与众则兵强。」《汉书.卷六三.武五子传.燕刺王刘旦传》:「群臣连与成朋,非毁宗室。」
    • 动词 赞成、允许。《论语.先进》:「夫子喟然叹曰:『吾与点也!』」《资治通监.卷三二.汉纪二十四.成帝绥和元年》:「传不云乎:『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。』」
    • 动词 支助、赞助。《老子.第七九章》:「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」唐.陈子昂〈感遇〉诗三八首之一七:「岂无当世雄,天道与胡兵。」
    • 动词 给予。  【组词】:「赠与」、「授与」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:「可以与,可以无与。」《韩非子.忠孝》:「此明君且常与,而贤臣且常取也。」
    • 动词 接近、亲近。《礼记.礼运》:「诸侯以礼相与,大夫以法相序。」《宋史.卷三三六.司马光传》:「所言尽害政之事,所与尽害政之人。」
    • 动词 跟从、跟随。《国语.齐语》:「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,故又大施忠焉。」《淮南子.墬形》:「蛤蟹珠龟,与月盛衰。」
    • 动词 结交、交往。《韩非子.奸劫弑臣》:「君臣之相与也,非有父子之亲也。」
    • 动词 争战。《左传.哀公九年》:「宋方吉,不可与也。」《国语.越语下》:「彼来从我,固守勿与。」
    • 动词 应付、对付。《史记.卷三四.燕召公世家》:「庞暖易与耳。」《宋史.卷三六五.岳飞传》:「以为诸帅易与,独飞不可当。」
    • 动词 如、相比。《汉书.卷三四.韩信传》:「大王自料勇悍仁强,孰与项王?」唐.李商隐〈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〉诗:「甘心与陈阮,挥手谢松乔。」
    • 动词 等待。《论语.阳货》:「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」《楚辞.屈原.离骚》:「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」
    • 动词 推举、选拔。通「举」。  【组词】:「选贤与能」。
    • 副词 皆、全。通「举」。《易经.无妄卦.象曰》:「天下雷行,物与无妄。」《墨子.天志中》:「天下之君子,与谓之不详者。」
    • 介词 向、对。  【组词】:「与虎谋皮」。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「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,岂以仁义为不美也。」
    • 介词 被。《战国策.秦策五》:「(夫差)遂与勾践禽,死于干隧。」
    • 介词 为、替。《孟子.离娄上》:「所欲,与之聚之。」
    • 连词 和、同、跟。  【组词】:「我与你」、「山与水」。《论语.公冶长》:「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」
    • 连词 与其,表示比较。《韩非子.难二》:「与吾得革车千乘,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。」《史记.卷八三.鲁仲连邹阳传》:「与人刃我,宁自刃。」
    • ,
    • 动词 参加。  【组词】:「参与」、「与会」。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:「以光为太师,与四辅之政。」
    • 动词 干涉、干预。《国语.鲁语下》:「是故天子……日中考政,与百官之政事。」宋.范成大〈次韵时叙〉诗:「作诗惜春聊复尔,春亦何能与人事?」
    • ,
    • 助词 置于句末,表示感叹的语气。同「欤」。《论语.学而》:「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」
    • 助词 置于句末,表示疑问、反诘的语气。同「欤」。《楚辞.屈原.渔父》:「渔父见而问之曰:『子非三闾大夫与?』」汉.王充《论衡.刺孟》:「沈同以其私问曰:『燕可伐与?』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质地似玉的美石。《说文解字.玉部》:「瑀,石之次玉者。」
    • 名词 玉佩。《续汉书志.第三十.舆服志下》:「至孝明皇帝,乃为大佩,冲牙双瑀璜,皆以白玉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懒惰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动词 说话、谈论、议论。  【组词】:「不言不语」、「默默不语」。《论语.述而》:「子不语:怪、力、乱、神。」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「去后看庄、老,更与王语,便足相抗衡。」
    • 动词 虫鸟野兽鸣叫。唐.韦庄〈应天长.绿槐阴里黄莺语〉词:「绿槐阴里黄莺语,深院无人春昼午。」宋.范成大〈蛩〉诗:「壁下秋虫语,一蛩鸣独雄。」
    • 名词 用口头表达的话。  【组词】:「语言」、「语无伦次」。唐.岑参〈逢入京使〉诗:「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」
    • 名词 诗词文章中的字句。唐.杜甫〈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〉诗:「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」《宋史.卷二六三.李穆传》:「十岁为诗,往往有警语。」
    • 名词 特指古语、谚语、俗语等。《谷梁传.僖公二年》:「语曰:『唇亡则齿寒。』」《商君书.更法》:「语曰:『愚者闇于成事,知者见于未萌。』」
    • 名词 传达思想或讯息的动作或信号。  【组词】:「手语」、「旗语」。南朝梁.刘孝威〈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〉诗:「窗疏眉语度,纱轻眼笑来。」
    • 名词 虫鸟等的鸣叫声。  【组词】:「蝉语」。《后汉书.卷八六.南蛮西南夷传.西南夷传》:「及其化行,则缓耳雕脚之伦,兽居鸟语之类,莫不举种尽落。」
    • ,
    • 动词 告诉。《论语.阳货》:「居,吾语女。」《晋书.卷六六.陶侃传》:「常语人曰:『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;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』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噢咻」、「噢咿」等条。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形容词 粗糙、不坚实。《史记.卷一.五帝本纪》:「陶河滨,河滨器皆不苦窳。」《文选.何晏.景福殿赋》:「观器械之良窳,察俗化之诚伪。」
    • 形容词 衰弱。《文选.枚乘.七发》:「血脉淫濯,手足堕窳。」汉.王充《论衡.命义》:「禀性软弱者,气少泊而性羸窳;羸窳则寿命短。」
    • 形容词 怠惰的。《商君书.垦令》:「农无得粜,则窳惰之农勉疾。」
    • 动词 腐败、败坏。《三国志.卷四二.蜀书.郤正传》:「然而道有隆窳,物有兴废,有声有寂,有光有翳。」《清史稿.卷四一.灾异志二》:「兰州瓜窳,剖之有血,食者立病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龃龉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1. 头形美好。

       2. 中间低,四周高的一种头形。传说孔子是这种头形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小岛。  【组词】:「岛屿」。南朝宋.谢灵运〈登江中孤屿〉诗:「乱流趋孤屿,孤屿媚中川。」唐.孟浩然〈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〉诗:「悠悠清江水,水落沙屿出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〔~~〕a.群聚的样子,如“麀鹿~~。”b.笑的样子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猰貐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◎ 古同“斞”:“~斛不敢入于四竟。”

      其它字义

      zhōng ㄓㄨㄥˉ

       ◎ 古同“鍾”,古代容量单位,六斛四斗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yǔ ㄩˇ

       1. 黍稷长得茁壮茂盛的样子。

       2. 庄稼。
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名词 雄鹿。《广韵.上声.虞韵》:「麌,牡鹿。」
    • 形容词 群聚的样子。唐.杜甫〈朝享太庙赋〉:「熙事莽而充塞,群心麌以振荡。」
    • 拼音:yǔ

      字义:未详~

      是否常用字:否。

    • 拼音:yǔ
    • 参见「龃龉」条。
    • 拼音:yù
    • 名词 植物名。天南星科芋属,多年生草本。地下球茎也称为「芋」,多肉,含丰富淀粉质,可供食用。叶大如短箭状,有长柄,绿色。夏日开黄白色花,花单性,呈穗状花序。根作须状生于球茎下端。俗称为「芋头」。
    • 拼音:yù
    • 名词 母亲。《说文解字.女部》:「妪,母也。」《汉书.卷九零.酷吏传.严延年传》:「东海莫不贤知其母。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,至大官。东海号曰『万石严妪』。」
    • 名词 妇女的通称。  【组词】:「老妪」。《南史.卷七六.隐逸传下.邓郁传》:「白日,神仙魏夫人忽来临降,乘云而至,从少妪三十……,年皆可十七八许。」
    • ,
    • 驼背。形容恭谨的样子。《后汉书.卷八零.文苑传下.赵壹传》:「妪??名埶,抚拍豪强。」
    • 拼音:yù

      yù ㄩˋ

       ◎ 古同“篽”,鸟室:“于东则洪池清~。”
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宠物百科 | 杂谈 词典 | 拼音 | 字典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