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
◎ 纸鹞 zhǐyào
[kite]〈方〉∶风筝
引用解释
即纸鸢。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三年》“有 羊车儿 献策,作纸鴟” 元 胡三省 注:“纸鴟,即纸鳶也,今俗谓之纸鷂。” 吴组缃 《山洪》二四:“那是个四方灯笼形的纸鹞,上面写着‘抗 日 救国’、‘打倒 日本 ’字样。”参见“ 纸鳶 ”。
读音:zhǐ yào
首字母缩写:zy
【拼音】zhǐyàozhāng
1、 异乡逢佳节,秋风拂纸鹞。登高无处闲,小酒添乡愁。又一年的重阳到了,漂泊在他乡的游子们,愿你们重阳快乐,身体安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