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饥火烧肠

解释

饥火烧肠 jīhuǒ-shāocháng

[one's stomach singing with hunger] 饥饿强烈,胃肠中有火烧火燎之感

引用解释

形容飢饿难忍。 宋 苏轼 《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》:“飢火烧肠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?”参见“ 飢火 ”。

读音:jī huǒ shāo cháng

首字母缩写:jhsc

【拼音】huǒshāocháng

【包含饥火烧肠的诗词】
《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》
高田生黄埃,下田生苍耳。
苍耳亦已无,更问麦有几。
蛟龙睡足亦解惭,二麦枯时雨如洗。
不知雨従何处来,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。
试上城南望城北,际天菽粟青成堆。
饥火烧肠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。
半年不雨坐龙慵,共怨天公不怨龙。
今朝一雨聊自赎,龙神社鬼各言功。
无功日盗太仓谷,嗟我与龙同此责。
劝农使者不汝容,因君作诗先自劾。
【用饥火烧肠造句】

1、 我知道了,你可不是一点点的饿,应该是饥火烧肠了吧。

上一篇
饥驱叩门
下一篇
饥不暇食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