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词典大全
李悝
读音:
拼音:
lǐ kuī
李悝的解释
李悝(前455-前395) : 战国时期政治家。魏文侯任用他为相,主持变法。废除旧贵族特权,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;鼓励农民精耕细作,增加产量;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,荒年时平价出售。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。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《法经》,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,但已失传。
词语分解
李的解释 李 ǐ 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李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投桃报李。李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李不言,下自
悝的解释 悝 ī 嘲笑,诙谐:“悝穆公于宫室”。 悝 ǐ 忧愁:“云如何悝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忄; 笔顺编号:
首字母缩写:
lk
【拼音】
lǐ
kuī
xiàng
yì
【包含李悝的诗词】
《挽刘南溪》
今年人苦旱蝗饥,正需平糶无南溪。
今年江南梅不开,正恨南溪诗不来。
李悝不作虽堪伤,不过饥民雷转肠。
少陵不作世懔懔,乾坤万象无题品。
苍天苍天能令南溪迹成古,不信收得诗名和迹去。
吁嗟笏笔千丈强,风淡淡兮烟苍苍。
「
李
」的词典:
奥
李
擘
李
彭
李
报
李
碧
李
避
李
程
李
叱
李
「
悝
」的词典:
李
悝
上一篇
了然于心
下一篇
里谈巷议
相关典故
刘邦争得天下之后,又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呢?
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?魏文侯生平简介
公孙鞅是谁 公孙鞅变法详细介绍
商鞅师承什么流派?商鞅的老师是谁?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
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