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鞑子

读音:dá zǐ

繁体字:韃子

意思:(鞑子,鞑子)
旧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
  ▶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。
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一•八回:“宋先锋是朝廷良将,杀鞑子,擒田虎,到处莫敢撄其锋。”
  ▶太平天国·杨秀清·萧朝贵《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》:“康熙暗令鞑子一人管十家。”
  ▶孙中山《民族主义》第三讲:“但是下流社会虽然知道要杀鞑子,只知道当然,不知道所以然。”

详细释义:古代汉人对北方异族的称呼。痛史?第十七回:『有十多个鞑子,贩了五百匹马,在岭下经过,被我们捉住。』

造句:在关外,后金鞑子是虎视眈眈。大战两狼山,杀得鞑子无处颠。“元鞑子”无恶不作,到处骚扰。有你们前来,何惧蒙古鞑子?

首字母缩写:dz

【拼音】

【用鞑子造句】

1、 大婚日前,父亲已经事先给鞑子甲主送了许多钱物,那鞑子也答应放过我们了。

上一篇
达节
下一篇
达磨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