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疔疮

读音:dīng chuāng

繁体字:疔瘡

短语:疔 疮

英语:furuncle

意思:(疔疮,疔疮)
中医指病理变化急骤并有全身症状的恶性小疮。
  ▶隋·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•丁疮候》:“疔疮者,风邪毒气于肌肉所生也……初起时突起,如丁盖,故谓之疔疮。”
  ▶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摺:“若有此事,天不盖,地不载,害老大小疔疮。”
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五三回:“今后但吃荤,舌头上生碗来大疔疮。”
  ▶马烽·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

解释:1.中医指病理变化急骤并有全身症状的恶性小疮。

详细释义:恶疮,常生于表皮内毛囊汗腺等处。初起形似粟粒,肿硬疼痛,重则可致命。金瓶梅?第二十三回:『小的但有一字欺心,到明明不逢好死,一个毛孔儿里生下一个疔疮!』

造句:当你要进行泡浴时,在浴盆的水里加半瓶的双氧水,可以帮助杀死皮肤上的菌癣和其它的疔疮。

首字母缩写:dc

【拼音】dīngchuāng

【用疔疮造句】

1、患上疔疮,请敷这种药膏,它能清瘟解毒.

上一篇
玎珰
下一篇
玎玎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