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扼吭

读音:è háng

繁体字:扼吭

意思:
 1.气逆于喉。
  ▶宋·陆游《南唐书•刘仁赡传》:“世宗复亲征……朱元、朱仁裕、孙璘皆降周,仁赡闻之,扼吭愤叹。”
 
 2.自缢。
  ▶清·钮琇《觚賸•碧血》:“﹝黄陶庵先生﹞乙酉,城破,投笔慷慨,扼吭而死。”
 
 3.喻控制要害部位。
  ▶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•合谮》:“怪得鲰生多倒颠,须知扼吭制人先。”
  ▶

解释:1.气逆于喉。 2.自缢。 3.喻控制要害部位。

详细释义:1.气逆于喉。宋?陆游?南唐书?卷十三?刘潘李严张龚列传:『朱元、朱仁裕、孙U,皆降周,仁赡闻之,扼吭愤叹。』
2.比喻制其要害。明?叶宪祖?鸶?记?第十一出:『怪得鲰生多倒颠,须知扼吭制人先。』
3.上吊、自缢。五代史平话?晋史?卷下:『契丹差军防护景延广归契丹,行至陈桥止宿,延广扼吭而死。』

造句:暂无

首字母缩写:ek

【拼音】èháng

【包含扼吭的诗词】
《虞忠肃万里帖赞》
方长鲸之干诛,骇百川这腾浪。
撼坤轴其欲裂,有雍公之忠壮。
策数船之奇勋,射天狼于北向。
既旄头之夜殒,窘纷披而投仗。
叹微管其左衽,曾垂褒于素王。
凛百年而若存,耿英气于江上。
揽遗帖以在手。
并风云而献壮。
敛胸中之倔奇,为笔下之豪放。
念旧交于漕挽,寓执讯之还往。
慨宝传之至今,犹足慰夫驰想。
予尝考史牒之终始,论余功于翼亭。
观其位上宰以秉成,犹未忘大议之独唱。
谓取秦而下燕,可拊背而扼吭。
轩墀靡慕于金铉,节斧乃颁于玉帐
上一篇
搕拌
下一篇
戹运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