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fāng páo
繁体字:方袍 意思: 1.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摊为方形,故称。 ▶唐·许浑《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》诗:“云斋曾宿借方袍,因说浮生大梦劳。” ▶宋·王谠《唐语林•补遗三》:“﹝僧从诲﹞累年供奉,望方袍之赐,以耀法门。” ▶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•道人灵一》:“一食自甘,方袍便足;灵台澄皎,无事相干。” 2.借指僧人。 ▶唐·司空曙《题 解释:1.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摊为方形﹐故称。
2.借指僧人。
造句:林深只只无人觉,已有方袍道旁。赐紫方袍,岁时赐施,异于他等。观察李公谨奏请赐紫方袍。”(不意方袍复有平叔。 首字母缩写:fp
【拼音】fāngpáo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