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àng zhū
繁体字:蚌珠
英语:pearl inside the body of a freshwater mussel
意思:蚌所产之珍珠。 ▶《后汉书•西南夷传•哀牢》:“出铜、铁、铅、锡、金、银、光珠、虎魄、水精、琉璃、轲虫、蚌珠。” ▶李贤注:“徐衷《南方草物状》曰:‘凡採珠,常三月,用五牲祈祷,若祠祭有失,则风搅海水,或有大鱼在蚌左右。蚌珠长三寸半,凡二品珠也。’”唐·元稹《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》:“蚌珠悬皎皛,桂魄倒瀴溟。” ▶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己:“西市胡人贵蚌珠而贱蛇珠,
详细释义:蚌壳内所产生的圆形凝结物,乳白色或淡色,有光泽,质地细致,称为『蚌珠』。
造句:大埔的历史,可远溯至唐代,根据文献的记载,当时大埔称为徽州刃,以出产蚌珠驰名。
首字母缩写:bz
【拼音】bàngzhū
1、药用珠,蚌壳珠,死蚌珠等常年供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