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       
  读音:bāo pí 
   繁体字:剝皮       英语:skin      意思:(剥皮,剥皮)
   1.剥去外皮。   ▶《西游补》第一回:“把那话儿咒子,万一念了一百遍,堂堂孙大圣就弄做个剥皮猢狲了。”    2.称凶狠的剥削者。   ▶《资治通鉴•后晋齐王天福八年》:“杨思恭以善聚敛得幸,增田亩山泽之税,至于鱼盐蔬果,无不倍征,国人谓之杨剥皮。”    3.詈词。犹言该死的,该杀的。   ▶《西游记》          详细释义:1.剥除物体的外表。引申为宰婆西游记?第二十三回:『虽熬了这一夜,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,又要走路,若再饿上这一夜,只好剥皮罢了。』 2.坏蛋?无赖。西游记?第十七回:『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圣下界!怪道火不能伤!恨我那个不识人的老剥皮,使心用心,今日反害了自己。』亦作『泼皮』。    
   造句:  
   
   例句:削皮,剥皮,削下物如皮肤或果皮等削下来的东西 Something, such as a skin or peel, that has been pared off. 首字母缩写:bp 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拼音】bāopí 
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