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gōng tú
繁体字:公徒 意思: 1.诸侯的步兵。 ▶《诗•鲁颂•閟宫》:“公徒三万,贝胄朱綅。” ▶高亨注:“徒,步兵。每辆兵车随有徒兵约三十人,兵车千辆有徒兵三万。” ▶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公徒释甲执冰而踞,遂逐之。 ▶孟氏使登西北隅,以望季氏。见叔孙氏之旌,以告。 ▶孟氏执郈昭伯,杀之于南门之西,遂伐公徒。” 2.指乡勇。 解释:1.诸侯的步兵。
2.指乡勇。
3.指刑罚。
造句:公徒三万(49),贝胄朱?(50)。公徒三万,贝胄朱?,?徒增增。传六世汪公迁湖上,油公徒湖下。》:“公徒三万,贝 首字母缩写:gt
【拼音】gōngt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