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ěi wéi
繁体字:北闈 意思:(北闱,北闱)
1.明堂的北门。 ▶汉·蔡邕《明堂月令论》:“古大明堂之礼曰……日入出北闱,视帝节猷。 ▶《尔雅》曰:‘宫中之门谓之闱。’王居明堂之礼,又别阴阳门,东南称门,西北称闱,故《周官》有门闱之学。” 2.明·清科举制对顺天(今北京市)乡试的通称。 ▶《明史•选举志二》:“其他指摘科场事者,前后非一,往往北闱为甚 解释:1.明堂的北门。
2.明清科举制对顺天(今北京市)乡试的通称。
造句:他是一名秀才,曾应北闱乡试。原为秀才,曾应北闱乡试落第。道光十九年(一八三九)北闱解元。戊寅(1818)赴北闱,以 首字母缩写:bw
【拼音】běiwéi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