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萑苇

读音:huán wěi

繁体字:萑葦

意思:(萑苇,萑苇)

 1.两种芦类植物:蒹长成后为萑,葭长成后为苇。
  ▶《诗•豳风•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八月萑苇。”
  ▶朱熹集传:“萑苇,即蒹葭也。”
  ▶汉·应劭《风俗通•祀典•桃梗苇茭画虎》:“《论语》:‘谁能出不由户。’故用苇者,欲人子孙蕃殖,不失其类,有如萑苇。”
  ▶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•城西录》:“柳荷千顷,萑苇生之。”

解释:1.两种芦类植物蒹长成后为萑,葭长成后为苇。 2.竹的一种。

造句:暂无

首字母缩写:hw

【拼音】huánwěi

【包含萑苇的诗词】
《七月》
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
一之日觱发,二之日栗烈。
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
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举趾。
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。
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
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。
女执懿筐,遵彼微行,爰求柔桑。
春日迟迟,采蘩祁祁。
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。
七月流火,八月萑苇。
蚕月条桑,取彼斧斨。
以伐远扬,猗彼女桑。
七月鸣鵙,八月载绩。

上一篇
豲戎
下一篇
郇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