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hún tun
繁体字:餛飩
英语:wonton
意思:(馄饨,馄饨)亦作“餫饨”。 1.一种面食。用薄面片包馅做成。 ▶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•酒食》:“今衣冠家名食,有萧家馄饨,漉去汤肥,可以瀹茗。” 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百病主治药上•痢》:“水谷痢、小儿疳痢,﹝樗白皮﹞并水和作餫饨煮食。” ▶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郑屠道:‘却纔精的,怕府里要裹馄饨,肥的臊子何用?’”清·富察敦崇
解释:一种面食,用薄面片包馅而成,形如耳朵怕府里要裹馄饨,肥的臊子何用?
详细释义: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,内包肉馅,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。亦称为『扁食』、『匾食』、『鹘突』、『抄手』、『云吞』。
造句:我们来到这家馄饨店吃馄饨。别理那个馄饨先生他在这家馄饨店整整吃了三天了!一家把时尚弄得像。罐装
首字母缩写:ht
【拼音】húntún
1、她把一叠馄饨皮儿都拿在左手心里,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,往皮儿里一裹,然后左一捏,右一捏,一只馄饨在我手中“诞生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