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积逋

读音:jī bū

繁体字:積逋

意思:(积逋,积逋)
指累欠的赋税。亦谓积欠赋税。
  ▶《宋史•儒林传七•魏了翁》:“差知汉州,汉号为繁剧,了翁化善俗为治,首蠲积逋二十余万,除科抑卖酒之弊。”
  ▶明·归有光《马政蠲贷》:“先皇帝在位十年,间时有赦,百姓安生乐业,而积逋亦少。”
  ▶《明史•吕维祺传》:“擢南京户部右侍郎,总督粮储,设会计簿,钩考隐没侵欺,及积逋不输,各数十百万,大者弹奏,小者捕治

解释:1.指累欠的赋税。亦谓积欠赋税。

造句:大姚赋少而耗重,积逋数万。浙境渐清,流亡初集,积逋尤多。罢百姓预贷,偿前官积逋逾三万缗。时诸路积逋欠犯人,虽死犹系

首字母缩写:jb

【拼音】

【包含积逋的诗词】
《再游西山》
南谯古山郡,信是高人居。
自叹乏弘量,终朝亲簿书。
于时忽命驾,秋野正萧疏。
积逋诚待责,寻山亦有馀。
测测石泉冷,暧暧烟谷虚。
中有释门子,种果结茅庐。
出身厌名利,遇境即踌躇。
守直虽多忤,视险方晏如。
况将尘埃外,襟抱从此舒。
上一篇
积潴
下一篇
积思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