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jī nián
繁体字:笄年 意思:谓女子成年。 ▶唐·王韫秀《寄姨妹》诗:“笄年解笑鸣机妇,耻见苏秦富贵时。” ▶《旧五代史•晋书•高祖纪五》:“癸丑,长安公主薨,帝之长女也,笄年降于驸马杨承祚,帝悼惜之甚,辍视朝二日,追赠秦国公主。” ▶《宋史•理宗纪三》:“福州·陈氏,笄年守志,寿逾九帙,诏旌表其门。” ▶清·叶廷琯《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》:“夫人少习诗礼,长善笔札。自孩提至 详细释义:古代女子年满十五须束发插簪,故女子十五岁称为『笄年』。见礼记?内则。清?孟称舜?桃花人面?第五出:『吾女笄年知书,未适人。』
造句:父曰:“吾女笄年知书,未适人。老父曰:“吾女笄年知书,未适人。妾即王之第九女也,笄年配于象郡石龙之少子。女子长到15岁笄年 首字母缩写:jn
【拼音】jīnián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