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ǐ jiǎo
繁体字:掎角
意思: 1.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。语本《左传•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掊之。” ▶孔颖达疏:“角之谓执其角也;掎之言戾其足也。” ▶《三国志•吴志•陆逊传》:“掎角此寇,正在今日。” ▶唐·陈子昂《上西蕃边州安危事》:“今欲掎角亡叛,雄将边疆,惟倚金山诸蕃,共为形势。” 2.谓分兵互相唿应。 ▶《旧唐
解释:也作犄角”。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”,抓住兽角叫角”,掎角”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。
详细释义:兵分两面,以牵制或夹攻敌人。三国志?卷五十八?吴书?陆逊传:『掎角此寇,正在今日。』唐?陈子昂?上西蕃边州安危事:『今欲掎角亡叛雄将,边疆惟倚金山诸蕃。』
造句:吾今分军为三部,掎角以待之。达成协议互相辉映成掎角之势。①掎角: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。掎角之势既成,水陆之师并进。
首字母缩写:jj
【拼音】jǐjiǎ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