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喜迁莺·烟空白鹭》 细縠春波,微痕秋月,曾认片帆来去。

细縠春波,微痕秋月,曾认片帆来去。

意思:细谷春波,微痕秋月,曾认片帆来了。

出自作者[宋]吴文英的《喜迁莺·烟空白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烟空白鹭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优美诗篇。它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春天的烟水、白鹭、夕阳、断矶残钓等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烟空白鹭。乍飞下、似呼行人相语”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这里,白鹭在空中飞翔的景象被描绘得如诗如画,它们似乎在向路上的行人低语,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。 接着,“细縠春波,微痕秋月,曾认片帆来去”一句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湖面,微风吹过,带起微痕的秋月,仿佛能看到船帆来来去去。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理解。 “万顷素云遮断,十二红帘钩处”两句,诗人用“万顷素云”来形容广阔的天空,用“十二红帘钩”来描绘房屋的景象,这种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入理解。 诗的后半部分,“黯愁远,向虹腰,时送斜阳凝伫。轻许。孤梦到,海上玑宫,玉冷深窗户。”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,诗人似乎在沉思和凝望,似乎在追寻着什么。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 此外,“看葺断矶残钓,替却珠歌雪舞。”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他似乎在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,如何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。 最后,“吟未了,去匆匆,清晓一阑烟雨。”诗人在清晓中吟诗未完,就匆匆离去,留下的是一阑烟雨的自然景色。这种结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让人思考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。 总的来说,《烟空白鹭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。它是一首优美的诗篇,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欣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烟空白鹭。
乍飞下、似呼行人相语。
细縠春波,微痕秋月,曾认片帆来去。
万顷素云遮断,十二红帘钩处。
黯愁远,向虹腰,时送斜阳凝伫。
轻许。
孤梦到,海上玑宫,玉冷深窗户。
遥指人间,隔江烟火,漠漠水葓摇暮。
看葺断矶残钓,替却珠歌雪舞。
吟未了,去匆匆,清晓一阑烟雨。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《宋史》无传。一生未第,游幕终身。于苏、杭、越三地居留最久。并以苏州为中心,北上到过淮安、镇江,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、无锡惠山,及茹霅二溪。游踪所至,每有题咏。晚年一度客居越州,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,后“困踬以死”。

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波

    读音:chūn bō

    繁体字:春波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水的波澜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孝感赋》:“荑柔叶于枯木,起春波于寒川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泌《春晚谣》:“萧关梦断无寻处,万叠春波起南浦。”
     

  • 秋月

    读音:qiū yuè

    繁体字:秋月

    意思:
     1.秋夜的月亮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》诗:“叩枻新秋月,临流别友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十七夜对月》诗:“秋月仍圆夜,江村独老身。”

  • 来去

    读音:lái qù

    繁体字:來去

    英语:make a return journey

    意思:(来去,来去)

     1.来和去;往返。
      ▶晋·鸠摩罗什《十喻诗》:“若能映斯照,万象无

  • 片帆

    读音:piàn fān

    繁体字:片帆

    意思:孤舟;一只船。
      ▶唐·李颀《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》:“片帆在桂水,落日天涯时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秋思绝句》之五:“片帆忽逐秋风起,聊试人间万里途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