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余商卿栀子花》 如行佛国参知识,未嫁仙姿益净娟。

如行佛国参知识,未嫁仙姿益净娟。

意思:如行佛国家参与认识,未嫁仙姿增加净娟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过的《咏余商卿栀子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清新自然、富有禅意的语言,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,以及作者在此时此地的心境。 首句“捍不求知色自然,朝来何许雪华鲜。”直接切入主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。雪花的洁白无瑕,不需人工雕琢,自有其天然之美,正如人生中的许多事物,无需刻意追求,自然会展现其美好。早晨的雪景新鲜艳丽,让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。 “如行佛国参知识,未嫁仙姿益净娟。”这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法,将雪花比作未嫁的仙子,洁净而清秀。行走在佛国世界,参悟生命的智慧,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赞美,也寓含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。 “梅子已黄犹夜雨”一句,描绘了梅子已经成熟,但仍带着些许雨露的景象,给人一种丰满而湿润的感觉,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气息。 “地卑山近征衣润,不费熏炉一炷烟。”这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,土地低洼,山峰临近,因此春雨过后,衣服容易潮湿。然而,有了炉火旁的一炷香烟,就不再需要担心寒冷。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定与从容,即使环境艰苦,也能找到温暖和希望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,通过对雪花的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、人生的理解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淡定与从容,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值得细细品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捍不求知色自然,朝来何许雪华鲜。
如行佛国参知识,未嫁仙姿益净娟。
梅子已黄犹夜雨,客游方倦作春眠。
地卑山近征衣润,不费熏炉一炷烟。
作者介绍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、明毛晋汲古阁《龙洲道人诗集》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仙姿

    读音:xiān zī

    繁体字:仙姿

    英语:fairy-like beauty

    意思:
     1.仙人的风姿。形容清雅秀逸的姿容。
      ▶唐·郑嵎《津阳门诗》:“鸣鞭后骑何躞蹀,宫妆襟袖皆仙姿。

  • 佛国

    读音:fó guó

    繁体字:佛國

    意思:(佛国,佛国)

     1.佛所生之地,指天竺,即古印度。
      ▶《维摩经略疏》卷一:“言佛国者,佛所居域,故名佛国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掩户》诗:“泰山蚁垤初何有?

  • 知识

    读音:zhī shí

    繁体字:知識

    英语:knowledge

    意思:(知识,知识)

     1.相识的人;朋友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号令》:“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,为召,勿令入里巷中。”

  • 参知

    读音:cān zhī

    繁体字:參知

    意思:(参知,参知)

     1.验证确知。
      ▶《孔子家语•本命解》:“﹝女子﹞事无擅为,行无独成,参知而后动,可验而后言。”
     
     2.参与主持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