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石榴歌》 蝉噪秋枝槐叶黄,石榴香老愁寒霜。

蝉噪秋枝槐叶黄,石榴香老愁寒霜。

意思:蝉噪秋枝带叶黄,石榴香老愁寒冷霜冻。

出自作者[唐]皮日休的《石榴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蝉噪秋枝槐叶黄,石榴香老愁寒霜》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,通过对石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蝉噪秋枝槐叶黄,石榴香老愁寒霜”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。蝉噪的声音,槐叶的枯黄,都为这个季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。石榴的香气在诗句中“愁寒霜”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,这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忧虑,也可能是对季节变迁的感慨。 接下来,“流霞包染紫鹦粟,黄蜡纸裹红瓠房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石榴的外观和内部。紫色的石榴籽被染上了如同流霞的颜色,外表包裹着如同蜡一样的黄色外皮,内部则是红彤彤的瓠房。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可以看到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籽,感受到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。 “玉刻冰壶含露湿,斓斑似带湘娥泣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石榴的质感。玉石雕刻而成的冰壶中,石榴籽含着露水,仿佛带着湘娥的泪水,生动地描绘出了石榴的鲜活和生命力。 最后,“萧娘初嫁嗜甘酸,嚼破水精千万粒”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独特情感。这里的“萧娘”是一个比喻,代表了所有女性。作者通过描述女性初嫁时对酸甜甘美的喜爱,来表达自己对石榴这种鲜美水果的喜爱之情。每一颗嚼破的水晶般的石榴籽,都代表着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热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。通过对石榴鲜美、生动、富有生命力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些淡淡的忧愁和感慨,这可能是对季节变迁、生活变迁的感慨,但总体上来说,这首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、乐观向前的情感体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蝉噪秋枝槐叶黄,石榴香老愁寒霜。
流霞包染紫鹦粟,黄蜡纸裹红瓠房。
玉刻冰壶含露湿,斓斑似带湘娥泣。
萧娘初嫁嗜甘酸,嚼破水精千万粒。
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
皮日休(约838—约883),晚唐文学家。字袭美,一字逸少,汉族,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曾居住在鹿门山,道号鹿门子,又号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、醉士等。

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与陆龟蒙齐名,世称\"皮陆\"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,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(《吴越备史》)、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、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,或言“陷巢贼中”(《唐才子传》),任翰林学士,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。

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,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,被鲁迅赞誉为唐末“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”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录有《皮日休集》、《皮子》、《皮氏鹿门家钞》多部,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,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霜

    读音:hán shuāng

    繁体字:寒霜

    意思:寒冷的冰霜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管辂传》“惟以梳为枇耳”裴松之注引《辂别传》:“若以参星为虎,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,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。”
      ▶唐太宗《赋得临池竹》诗

  • 石榴

    读音:shí liú

    繁体字:石榴

    英语:pomegranate

    意思:亦作“石留”。
     树木名。亦指所开的花和所结的实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张畅传》:“石留出自邺下,亦当非彼所乏。”

  • 蝉噪

    读音:chán zào

    繁体字:蟬噪

    意思:(蝉噪,蝉噪)

     1.蝉声喧聒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王籍《入若耶溪》诗: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”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·陆龟蒙《开元寺避暑联句》:“静潭蝉噪少

  • 黄石

    读音:huáng shí

    繁体字:黃石

    意思:(黄石,黄石)

     1.指黄石公。语出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陈去疾《送韩将军之雁门》诗:“归来长揖功成后,黄石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