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种芭蕉》 人生无牢强,当作如是观。

人生无牢强,当作如是观。

意思:人生没有牢强,应作如是观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几的《种芭蕉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种植的竹子和芭蕉,通过这两种植物的生长和凋零,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。诗歌以僧人的视角,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珍贵的感慨。 首句“僧窗谁与晤,有竹两三竿”引出了僧人和他的竹子,展现了僧人清幽的生活环境。接着,诗人描述了竹子需要老手栽培,方法繁多,朝夕关心,调护三载,但最终还是凋零了。这部分描绘了竹子的生命过程,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。 然后,诗人通过芭蕉与竹子的对比,表现了芭蕉虽然小巧,但却能长大,满身翠绿,玲珑剔透,能贮满春水,抵挡住烈日的暴晒。芭蕉的强大生命力与竹子的凋零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最后,诗人以“但恐质柔脆,不堪岁祁寒”表达了生命无法抵挡岁月的摧残,人生无常,应该以此为观,珍惜当下的生活。 整首诗以植物的生长和凋零为喻,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僧窗谁与晤,有竹两三竿。
栽培费老手,方法传多端。
朝朝问无恙,暮暮愁其乾。
调护阅三载,今年遽雕残。
芭蕉虽小草,长大不作难。
一身菡萏然,万窍玲珑间。
满中贮春水,烈日何能干。
以兹阴凉叶,代彼青琅玕。
但恐质柔脆,不堪岁祁寒。
人生无牢强,当作如是观。
作者介绍
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作如是观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语出《金刚经》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后用于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。 宋 苏轼 《答孔子君颂》:“物去空现,亦未尝生。应当正远,作如是观。” 鲁迅 《而已集·大衍发微》:“只作如是观,虽然太煞风景,对不住‘正人君子’们,然而我的眼光这样,也就无法可想。”

    读音:zu

  • 人生

    读音:rén shēng

    繁体字:人生

    英语:(n) life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出生;人类产生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
      ▶明·刘基《医说赠马复初》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