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归师去人谓何,毋乃欲善其身独。
意思:我把老师去人怎么说,不要就想好自己独自。
出自作者[宋]李曾伯的《勉时思王和尚留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修行者的,他以禅定为生活,不追求外在的繁华,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
首联“面壁者十年,桑下者一宿”,描绘了修行者的专注和坚韧,他在面对墙壁的静默中度过十年,在桑树下过夜只为一宿。这表达了他对禅修的执着和坚韧。
“时止则止行则行,可久则久速则速”,这是对修行者的生活态度的赞美,他懂得何时停止,何时行动,何时保持长久,何时加速。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智慧。
“三年牢落此山中,禅衲争归众魔伏”,描述了修行者在山中独自修行三年的情景,他的禅衲弟子们都被他的智慧和慈悲所吸引,被众魔所伏。这表达了修行者的智慧和影响力。
“我归师去人谓何,毋乃欲善其身独”,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,他离开后人们会如何议论他呢?这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
“得住且住则为佳,敬以此为上人祝”,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祝福和期望,希望他能住下来,享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赞美了修行者的坚韧、智慧、慈悲和内心的平静。它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智慧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