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连日二相过史局,不到省中,後园杏花开尽》
後园两日不曾到,开尽杏花人不知。
後园两日不曾到,开尽杏花人不知。
意思:
后花园两天不曾到,开完杏花人不知道。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连日二相过史局,不到省中,後园杏花开尽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史馆频催史笔迟,道山还解有忙时。後园两日不曾到,开尽杏花人不知》是作者在史馆催促下笔耕不止,却又叹息在道山堂还有更忙的时候,两日没有去后园了,园中杏花已经开尽,却没有人知道。 首句“史馆频催史笔迟”直接点出诗人在史馆忙碌,频繁催促史官下笔,却因为自己思绪迟疑,使得笔耕进展缓慢。这句诗通过“催”、“频催”和“迟”等词,生动地描绘出史馆紧张的氛围和诗人的焦虑。 第二句“道山还解有忙时”则笔锋一转,提到诗人还有其他更忙的时候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史馆工作的理解,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理解,即无论在哪个岗位上,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。 第三句“後园两日不曾到”描述了诗人因为忙碌,已经两日没有去后园了。这句诗通过“两日不曾到”和“开尽杏花”的描述,表达了诗人对后园的思念和对时间的无奈。同时,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 最后一句“开尽杏花人不知”则通过描绘园中杏花已经开尽,但没有人知道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生活的感慨。这句诗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,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敬畏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史馆工作的理解和付出。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相关句子
杏花开后不曾晴,败尽游人兴。
-- 出自《小桃红·杏花开后不曾晴》作者:[元]盍志学
忆汝怕逢颜色似,杏花开处不曾行。
-- 出自《广陵逢陈郎》作者:[明]张元凯
花愁人不知。
-- 出自《醉桃源/阮郎归》作者:[宋]吴文英
可意黄花人不知。
-- 出自《鹧鸪天·可意黄花人不知》作者:[宋]张孝祥
客愁人不知。
-- 出自《菩萨蛮·风头不定云来去》作者:[宋]周紫芝
藏尽神仙人不知。
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暂游大庾》作者:[唐]吕岩
芬芳人不知,寂寞聊自得。
-- 出自《东池》作者:[宋]张耒
世上事如许,山中人不知。
-- 出自《宿庄家二首》作者:[宋]刘克庄
莫把杏花轻比,怕杏花、不敢承当。
-- 出自《满庭芳·玉沁唇脂》作者:[宋]周密
杏花零乱。
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杏花零乱》作者:[宋]葛胜仲
黄昏杏花微雨。
-- 出自《玉漏迟·絮花寒食路》作者:[宋]楼采
杏花数朵。
-- 出自《鹊桥仙·龟儿吐火》作者:[宋]詹无咎
杏花惊蛰寒。
-- 出自《菩萨蛮·春愁一段来无影》作者:[宋]萧汉杰
杏花坼。
-- 出自《兰陵王·杏花坼》作者:[宋]曹邍
杏花斜压阑干。
-- 出自《清平乐·相留不住》作者:[宋]朱敦儒
杏花风小。
-- 出自《解佩令·春晴也好》作者:[宋]蒋捷
杏花残。
-- 出自《昭君怨·胧月黄昏亭榭》作者:[宋]朱敦儒
不曾死,不曾生。
-- 出自《偈颂七十八首》作者:[宋]释正觉
不曾生,不曾死,洞里桃花红照水。
-- 出自《偈颂三十八首》作者:[宋]释如净
看尽人间兴废事,不曾富贵不曾穷。
-- 出自《一壶歌》作者:[宋]陆游
倾倒欲空还潋灩,不曾教化不曾沽。
-- 出自《一壶歌》作者:[宋]陆游
三十万年如电掣,不曾记得不曾忘。
-- 出自《一壶歌》作者:[宋]陆游
处处溪山处趣真,不曾富贵不曾贫。
-- 出自《归剡五首》作者:[宋]释行海
不曾贪进不曾休,俯仰人间今白头。
-- 出自《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》作者:[宋]郑刚中
後园零落淡胭脂。
-- 出自《阮郎归·好风吹月过楼西》作者:[宋]宋德广
後园桃李花,灼灼复皎皎。
-- 出自《後园桃李花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一夜东风吹绽、後园梅。
-- 出自《南歌子·草色裙腰展》作者:[宋]石孝友
谁问诸公子,高楼与後园。
-- 出自《次韵和永叔对雪十韵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後园有嘉果,远赠当鲤鱼。
-- 出自《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探後园、红稀翠减,青稠绿满。
-- 出自《贺新郎·飞尽桃花片》作者:[宋]葛长庚
诗句原文
史馆频催史笔迟,道山还解有忙时。
後园两日不曾到,开尽杏花人不知。
作者介绍
杨万里简介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大臣,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(又作“中兴四大诗人”)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登进士第,历仕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,曾任知奉新县、国子博士、广东提点刑狱、太子侍读、秘书监等职,官至宝谟阁直学士,封庐陵郡开国侯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逝,年八十。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“文节”。
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关键词解释
不曾
读音:
bù céng
繁体字:
不曾
短语:
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
英语:
never
意思:
未曾,没有。
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
不曾详解
不知
读音:
拼音:
bù zhī
五笔:gitd
不知的解释
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词语分解
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不知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