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山行闻春禽》 初阳烘霁途,繁阴布幽林。

初阳烘霁途,繁阴布幽林。

意思:初烘晴路阳,繁阴布幽林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郁的《山行闻春禽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初阳烘霁途,繁阴布幽林》是一首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 首句“初阳烘霁途,繁阴布幽林”中,“初阳”暗示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,道路上的水迹被阳光慢慢烘干,而林间的阴影仍然浓密。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。 “山禽互嘲哳,为我流好音”一句,通过描述山禽的叫声,诗人赋予了这片静谧的环境以动态。这里的“山禽互嘲哳”并非真正的喧闹,而是通过它们的叫声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声,仿佛在为诗人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。 “倾耳须臾间,已快清冷心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。诗人侧耳倾听这片刻的美好,感到内心的清凉。这里的“清冷心”不仅指环境的清冷,更指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。 最后,“飞盖何为者,傲睨松之队”中的“飞盖”象征着诗人的行踪,他傲然地注视着松林中的队伍,表现出诗人的独立和不凡。这里的意象既描绘了诗人的行动,也表达了诗人的心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自然环境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。诗人的语言细腻而生动,意象丰富,使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初阳烘霁途,繁阴布幽林。
山禽互嘲哳,为我流好音。
倾耳须臾间,已快清冷心。
飞盖何为者,傲睨松之队。
作者介绍
陈郁(1184-1275)字仲文,号藏一。江西临川人。陈世崇之父。并称“临川二陈”。南宋著名诗人。文学优异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幽林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幽深茂密的树林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其阳则崇山隐天,幽林穹谷,陆海珍藏,蓝田美玉。”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菀以玄武,陪以幽林。” 唐 宋之问 《陆浑山庄》诗:“源水看花入,幽林採药行。” 清 姚鼐 《复鲁絜非书》:“其得於阴与柔之美者,则其文如升初日、如清风、如云、如霞、如烟、如幽林曲涧。”

    读音

  • 初阳

    读音:chū yáng

    繁体字:初陽

    意思:(初阳,初阳)

     1.古谓冬至一阳始生,因以冬至至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为初阳。
      ▶《玉臺新咏•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往昔初阳岁,谢家来贵门。”
     

  • 烘霁

    读音:hōng jì

    繁体字:烘霽

    意思:(烘霁,烘霁)
    霁光映照。
      ▶元·冯子振《十八公赋》:“或簪烘霁之罂粟,或戴凝霜之菊英。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