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读报》 积尘成世逃终浼,补石完天问亦顽。

积尘成世逃终浼,补石完天问亦顽。

意思:积尘成社会逃避最终污染,补石完天问也顽固。

出自作者[当代]钱钟书的《读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忧郁和感慨的诗,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和苦闷。 首联“讵能求阙换偏安,一角重分马远山”中,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局的不满和无法改变的无奈,只能偏安一隅,眼看着山河破碎,国土沦丧。这一联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,将诗人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。 颔联“试忖肝肠禁几截,坐教唇齿失相关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苦闷,思绪难平,无法自拔。这一联通过对肝肠和唇齿的比喻,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煎熬和苦闷。 颈联“积尘成世逃终浼,补石完天问亦顽”中,诗人则表达了对于世事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现实。积尘成世,补石完天,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现实,诗人只能默默地承受。 尾联“吟望少年头欲白,未应终老乱离间”则表达了诗人的悲愤和不甘,少年白头,不应终老于乱世之中。这一联通过对诗人自身的描绘,表达了对于时局的不满和无奈。 整首诗情感沉郁,意境深远,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,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和苦闷。同时,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绘,也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沧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讵能求阙换偏安,一角重分马远山。
试忖肝肠禁几截,坐教唇齿失相关。
积尘成世逃终浼,补石完天问亦顽。
吟望少年头欲白,未应终老乱离间。
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
钱钟书(1910年-1998年),江苏无锡人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钟书,字默存,号槐聚,曾用笔名中书君,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。

1929年,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。1932年,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。1937年,以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。1941年,完成《谈艺录》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的写作。1947年,长篇小说《围城》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。1958年创作的《宋诗选注》,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。1972年3月,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《管锥篇》。1976年,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《毛泽东诗词》英译本出版。1982年,创作的《管锥编增订》出版。

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,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88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天问

    读音:tiān wèn

    繁体字:天問

    英语:Tian Wen

    意思:(天问,天问)

     1.指天子的询问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傅咸传》:“每见圣诏以百姓饥馑为虑,无能云补,伏用惭恧,敢

  • 积尘

    读音:jī chén

    繁体字:積塵

    意思:(积尘,积尘)

     1.纍积的尘土;尘土聚积。
      ▶《列子•仲尼》:“知而亡情,能而不为,真知真能也。发无知,何能情?发不能,何能为?聚块也,积尘也,虽无为而非理也。

  • 成世

    读音:chéng shì

    繁体字:成世

    意思:谓继承父亲的世业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哀公十六年》:“肸以嘉命来告余一人,往谓叔父:余嘉乃成世,复尔禄次。敬之哉!”杜预注:“继父之世,还居君之禄次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