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同丁致远司户游东掖山二首》 与君共饱桑门饭,愧我曾非莲社人。

与君共饱桑门饭,愧我曾非莲社人。

意思:和你一起饱食桑家吃饭,对不起我曾经不是莲社人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庚的《同丁致远司户游东掖山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桑门(僧人)的生活和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桑门生活的向往和感慨。 首句“与君共饱桑门饭,愧我曾非莲社人”,诗人表达了对桑门饭的渴望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曾经并非真正的僧人,无法享受桑门饭的遗憾。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桑门生活的向往和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愧疚。 “若问生公讲堂事,青山门外自横陈”,这句诗则描绘了桑门生活的另一面,即生公讲堂的事。生公讲堂是指僧人讲经的地方,这里青山门外横陈,似乎在诉说着桑门生活的宁静和安详。如果有人问起这里的事情,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这种宁静和安详,并能够欣赏这种生活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桑门生活的美好和宁静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愧疚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。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优美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与君共饱桑门饭,愧我曾非莲社人。
若问生公讲堂事,青山门外自横陈。
作者介绍
李庚,字子长,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高宗绍兴十五年(一一四五)进士,调长沙尉(《攻愧集》卷五二《詅痴符集序》),知昆山县。二十六年,召为御史台主簿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七一)。二十七年,为监察御史,守兵部员外郎(同上书卷一七六、一七八)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提举江南东路常平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四八之一○四)。历知南剑、抚、袁诸州,卒。有集《詅痴符》,已佚。事见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三三。今录诗十五首。

宋临江人,流寓天台,字子长。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。历御史台主簿、监察御史,以附汤鹏举罢。除兵部郎中,继奉祠提举江东常平,知南剑、抚二州,调知袁州,未赴而卒。有《詅痴符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桑门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僧侣。“沙门”的异译。《后汉书·楚王英传》:“其还赎,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饌。” 李贤 注:“桑门,即沙门。” 唐 权德舆 《送文畅上人东游》诗:“桑门许辩才,外学接宗雷,护法麻衣净,翻经贝叶开。” 苏曼殊 《岭海幽光录》:“其为桑门也,臣之终,其弃桑门也,子之始。终始之间,呜呼,难言之矣!”

    读音:

  • 莲社

    读音:lián shè

    繁体字:蓮社

    意思:(莲社,莲社)
    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结社。
      ▶晋代庐山·东林寺高僧慧远,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,因寺池有白莲,故称。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》诗之

  • 社人

    读音:shè rén

    繁体字:社人

    意思:村人。
      ▶宋·何薳《春渚纪闻•鱼菜斋僧》:“生与社人祭神庙中,神降于稠人中。”

    解释:1.村人。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