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蒲关西道中作》 来来去去身依旧,未及潘年鬓已斑。

来来去去身依旧,未及潘年鬓已斑。

意思:来来去去身体依旧,还没来得及潘年鬓发已经斑白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山甫的《蒲关西道中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描绘了蒲州(今山西永济)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 首联“国东王气凝蒲关,楼台帖出晴空间”,诗人以大气磅礴的笔触,描绘了蒲州的地理形势和历史氛围。“国东”指的是蒲州所在的蒲东郡,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气凝聚的地方。“楼台帖出晴空”,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,将高耸的楼台描绘成仿佛从晴空中生长出来的样子,形象地表现了蒲州的地理位置之高。 颔联“紫烟横捧大舜庙,黄河直打中条山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蒲州的风景名胜。“紫烟”指的是大舜庙的香火缭绕,诗人用“横捧”一词,形象地描绘了大舜庙的壮观景象。“黄河直打中条山”则描绘了黄河与中条山的对峙景象,黄河之水仿佛直打中条山,气势磅礴。 颈联“地锁咽喉千古壮,风传歌吹万家闲”,诗人以“地锁咽喉”形容蒲州的重要地理位置,以“风传歌吹”描绘了蒲州百姓的安乐生活。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蒲州的地理特点,也表现了蒲州的社会风貌。 尾联“来来去去身依旧,未及潘年鬓已斑”,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表达了对蒲州的深厚感情。尽管诗人在这里来来去去,但他的心态始终如一,他对蒲州的感情深厚而真挚。同时,他也感叹自己未能在蒲州多待几年,鬓发已经斑白。这既表现了诗人的感慨,也增添了诗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。 总体来看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表现了蒲州的壮丽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同时,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表达了对蒲州的深厚感情,使诗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。这首诗的优点在于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心旷神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国东王气凝蒲关,楼台帖出晴空间。
紫烟横捧大舜庙,黄河直打中条山。
地锁咽喉千古壮,风传歌吹万家闲。
来来去去身依旧,未及潘年鬓已斑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来来去去

    读音:lái lái qù qù

    词语解释

    ⒈  来和去。指往来不断的样子。

  • 未及

    读音:wèi jí

    繁体字:未及

    英语:there\'s not enough time; it\'s too late; not touch upon; leaveunmentioned; origin

    意思:

  • 来来

    读音:lái lái

    繁体字:來來

    意思:(来来,来来)

     1.以来。
      ▶唐·段成式《戏高侍御》诗之一:“青琴仙子长教示,自小来来号阿真。”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》诗:“十日来来旷

  • 去去

    读音:qù qù

    繁体字:去去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远去。
      ▶汉·苏武《古诗》之三:“参辰皆已没,去去从此辞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感怀》诗之二:“去去勿复道,苦飢形貌伤。”
      ▶清·魏源《四明山中峡》

  • 年鬓

    读音:nián bìn

    繁体字:年鬢

    意思:(年鬓,年鬓)
    年龄与鬓髮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萧子范《到临贺王府笺》:“老少异时,盛衰殊日,虽佩恩宠,还羞年鬓。”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拟咏怀诗》之三:“自怜才智尽,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