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长垂双玉啼》 向灯垂玉枕,对月洒金闺。

向灯垂玉枕,对月洒金闺。

意思:向灯垂玉枕,对着月亮洒金闺房。

出自作者[唐]赵嘏的《长垂双玉啼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悲伤。 首联“双双红泪堕,度日暗中啼。”以直接而生动的方式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痛苦,双双红泪堕下,每日在暗中啼哭,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思念之情。 颔联“雁出居延北,人犹辽海西。”通过对比雁与人,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隔。雁已经飞出了居延北,而所思念的人仍然在辽海西,这种地理上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悲伤和思念。 颈联“向灯垂玉枕,对月洒金闺。”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营造了孤寂冷清的氛围。灯下的玉枕,月光洒满的金闺,都无声无息,使人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寥。 尾联“不惜罗衣湿,惟愁归意迷。”则是主人公情感的直接表达,不惜泪水湿透罗衣,只担心所思念的人归意迷茫,无法归来。这里的“惟愁归意迷”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,也揭示了对过去的怀念。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,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思念和悲伤。诗的情感真挚动人,语言流畅优美,读来让人感同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双双红泪堕,度日暗中啼。
雁出居延北,人犹辽海西。
向灯垂玉枕,对月洒金闺。
不惜罗衣湿,惟愁归意迷。
作者介绍
赵嘏,字承佑,楚州山阳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)人,唐代诗人。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(806).年轻时四处游历,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,留寓长安多年,出入豪门以干功名,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。后回江东,家于润州(今镇江).会昌四年进士及第,一年后东归。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,入仕为渭南尉。约宣宗大中六、七年(852、853)卒于任上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玉枕

    读音:yù zhěn

    繁体字:玉枕

    英语:bl 9

    意思:
     1.玉制或玉饰的枕头。亦用作瓷枕、石枕的美称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王澄传》:“澄左右有二十人,持铁马鞭为卫,澄手尝捉玉枕以自防,故

  • 对月

    读音:duì yuè

    繁体字:對月

    意思:(对月,对月)

     1.向月。
      ▶南朝·陈·张正见《有所思》诗:“看花忆塞草,对月想边秋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将进酒》诗: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
  • 金闺

    读音:jīn guī

    繁体字:金閨

    英语:a boudoir

    意思:(金闺,金闺)

     1.指金马门。亦代指朝廷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侍郎报满辞閤疏》:“金闺云路,从兹自远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