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刘荆州》 忍将国难供谈柄,敢与民权有夙仇。

忍将国难供谈柄,敢与民权有夙仇。

意思:忍心将国难供谈柄,不敢和人权有旧仇。

出自作者[清]梁启超的《刘荆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对刘荆州的赞美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二千年后刘荆州,雄镇江黄最上游”,诗人用“二千年后”这个时间跨度来形容刘荆州的影响力之深远,表达出刘荆州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。接着,“雄镇江黄最上游”则描绘出刘荆州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杰出地位,展现了他的威武雄壮。 “笔下高文蠹鱼矢,帐前飞将烂羊头。”这两句诗赞美了刘荆州的文学才华和军事才能。其中,“高文”指的是他的文学才华,“蠹鱼矢”形象地描绘出他的文学作品丰富且精深,“烂羊头”则形象地描绘出他的军事才能,展现了他的英勇善战。 “忍将国难供谈柄,敢与民权有夙仇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刘荆州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,他宁愿自己承受困难,也不愿与人民权利产生矛盾。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 最后,“闻说魏公加九锡,似君词赋更无俦。”诗人用“魏公加九锡”来形容刘荆州的地位和影响力,表达了他对刘荆州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“似君词赋更无俦”则表达了刘荆州的文学才华无人能及的赞美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刘荆州的威武雄壮、文学才华和军事才能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二千年后刘荆州,雄镇江黄最上游。
笔下高文蠹鱼矢,帐前飞将烂羊头。
忍将国难供谈柄,敢与民权有夙仇。
闻说魏公加九锡,似君词赋更无俦。
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
梁启超(1873年2月23日—1929年1月19日),字卓如,一字任甫,号任公,又号饮冰室主人、饮冰子、哀时客、中国之新民、自由斋主人。清朝光绪年间举人,中国近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戊戌变法(百日维新)领袖之一、中国近代维新派、新法家代表人物。幼年时从师学习,八岁学为文,九岁能缀千言,17岁中举。后从师于康有为,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。维新变法前,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“公车上书”运动,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,又与黄遵宪一起办《时务报》,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,并著《变法通议》为变法做宣传。

戊戌变法失败后,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,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,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。逃亡日本后,梁启超在《饮冰室合集》《夏威夷游记》中继续推广“诗界革命”,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。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。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,担任司法总长;之后对袁世凯称帝、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,并加入段祺瑞政府。他倡导新文化运动,支持五四运动。其著作合编为《饮冰室合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夙仇

    读音:sù chóu

    繁体字:夙仇

    英语:long-time enemy; long-standing enmity

    意思:亦作“夙雠”。
     旧仇。
      ▶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•着述•焚<通

  • 国难

    读音:guó nàn

    繁体字:國難

    英语:national calamity

    意思:(国难,国难)
    I
    国家的危难。
       ▶《汉书•翟方进传》:“方今宗室衰弱,外无彊蕃,天下倾首

  • 民权

    读音:mín quán

    繁体字:民權

    短语:特权 发言权 所有权 豁免权 使用权 否决权 债权 父权 支配权 知识产权 避难权 专利权 选举权 著作权 专利 经销权 民事权利 继承权 版权 优先权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