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端午内中帖子词·夫人阁》 明朝知是天中节,旋刻菖蒲好辟邪。

明朝知是天中节,旋刻菖蒲好辟邪。

意思:第二天知道这些天中节,旋刻菖蒲喜欢辟邪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端午内中帖子词·夫人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一样红裙试舞斜,阶前妒尽石榴花。明朝知是天中节,旋刻菖蒲好辟邪》是一首描绘端午节庆祝活动的诗。它以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意象,展现了端午节时节的热闹和人们的欢乐。 首先,诗的首句“一样红裙试舞斜”描绘了女孩子们穿着红色的裙子,翩翩起舞的场景。这里的“试舞斜”形象地表达了她们轻盈的舞姿和欢快的情绪。红色的裙子与石榴花相映成趣,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热烈气氛。 “阶前妒尽石榴花”一句,诗人用石榴花来衬托女孩子们的美丽和活力,同时也表达了石榴花在阶前黯然失色的情景,暗示了女孩子们的美丽和活力已经掩盖了石榴花的魅力。 第三句“明朝知是天中节”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——端午节即将到来。这里的“天中节”指的是端午节,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。 最后,“旋刻菖蒲好辟邪”一句,诗人描绘了人们为了迎接端午节,已经开始准备菖蒲,期望它能辟邪消灾。这里不仅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期待和重视,也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意象,展现了端午节时节的热闹和人们的欢乐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,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样红裙试舞斜,阶前妒尽石榴花。
明朝知是天中节,旋刻菖蒲好辟邪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明朝

    读音:míng cháo

    繁体字:明朝

    英语:Ming

    意思:I

     1.清晨。
       ▶晋·左思《娇女》诗:“明朝弄梳臺,黛眉类扫迹。”
      
     2.明天。今天的

  • 菖蒲

    读音:chāng pú

    繁体字:菖蒲

    英语:calamus

    意思:植物名。多年生水生草本,有香气。叶狭长,似剑形。肉穗花序圆柱形,着生在茎端,初夏开花,淡黄色。全草为提取芳香油、淀粉和纤维的原料。根茎亦可

  • 辟邪

    读音:bì xié

    繁体字:辟邪

    英语:exorcise evil spirits

    意思:(参见闢邪)
    I
    偏邪不正。
       ▶《左传•昭公十六年》:“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,是先王无

  • 天中

    读音:tiān zhōng

    繁体字:天中

    意思:
     1.天的中央。
      ▶汉·王充《论衡•谈天》:“极为天中,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。”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天文志上》:“北斗七星在太微北,七政之枢机,阴阳之元本也。故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