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》 漂流又舟楫,隐约念箪瓢。

漂流又舟楫,隐约念箪瓢。

意思:漂流又船,隐约想到奚箪瓢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蕃的《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江南秋得闰,草木向迟雕》是一首描绘江南秋景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 首联“江南秋得闰,草木向迟雕。”描绘了江南秋天再次得到闰月的情景,使得草木在迟迟秋意中逐渐凋零。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,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。草木向迟雕,不仅仅是秋天的象征,更是生命衰落的象征,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。 颔联“正性失松桧,群生同艾萧。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。在这里,松树和桧树被视为“正性”,代表着正直和高洁。然而,群生,即众生的生命却如同艾萧一样萧瑟。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平的世事的愤慨,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颈联“漂流又舟楫,隐约念箪瓢。”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,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诗人以舟楫为伴,漂泊在江面上,隐约间想起简陋的箪瓢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、朴素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。 尾联“剩暑犹须葛,谁能远致韶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炎热秋日的应对方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尽管是剩余的暑气,人们仍然需要穿着葛衣,这反映了江南秋日的炎热。而韶,即美好的事物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秋景和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。诗人在漂泊中寻找简单的生活,面对秋天的萧瑟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,向往美好的事物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江南秋得闰,草木向迟雕。
正性失松桧,群生同艾萧。
漂流又舟楫,隐约念箪瓢。
剩暑犹须葛,谁能远致韶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舟楫

    读音:zhōu jí

    繁体字:舟楫

    英语:ships; vessels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诗•卫风•竹竿》“桧楫松舟”毛传:“楫所以櫂舟,舟楫相配,得水而行。”后以“舟楫”泛指船只。
      ▶

  • 漂流

    读音:piāo liú

    繁体字:漂流

    短语:浮动 飘忽 漂 泛 浮 飘浮

    英语:carried by the current

    意思:
     1.漂浮流动。

  • 隐约

    读音:yǐn yuē

    繁体字:隱約

    英语:vague

    意思:(隐约,隐约)

     1.困厄;俭约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山木》:“夫丰狐文豹,栖于山林,伏于巖穴,静也;夜行昼居,戒也;虽飢

  • 箪瓢

    读音:dān piáo

    繁体字:簞瓢

    意思:(箪瓢,箪瓢)

     1.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。亦借指饮食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诗:“劲气侵襟袖,箪瓢谢屡设。”
      ▶《北史•薛辩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