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羡醉》 绮陌高楼竞醉眠,共期憔悴不相怜。

绮陌高楼竞醉眠,共期憔悴不相怜。

意思:绮陌高楼竞相醉眠,共同期望不相怜憔悴。

出自作者[唐]元稹的《羡醉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珍贵,通过描绘一种特定的社会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 首句“绮陌高楼竞醉眠,共期憔悴不相怜。”描绘了一种繁华喧嚣的城市景象,高楼林立,道路纵横,人们在这里竞相狂欢,醉眠不休。这里的“竞”字用得巧妙,既表现了人们争相寻欢作乐的情景,也暗示了这种生活的空虚和无聊。而“共期”二字则表达了人们对于青春的期待和珍惜,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容颜不老,青春常驻。然而,“憔悴”二字则揭示了这种期待的虚无,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抗拒时间的流逝,没有人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的容颜。 接下来,“也应自有寻春日,虚度而今正少年。”这两句是对前面描述的反思和批判。人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,不应该虚度光阴,尤其是那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年轻人。这里的“也应”表示诗人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虚度青春现象的不满和批评。而“寻春日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,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,追求真正的幸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繁华喧嚣的城市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人在批判人们普遍存在的虚度青春现象的同时,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,追求真正的幸福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绮陌高楼竞醉眠,共期憔悴不相怜。
也应自有寻春日,虚度而今正少年。
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
元稹(779年—831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河南府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,唐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父元宽,母郑氏,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。

元稹聪明机智过人,少时即有才名,与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结为终生诗友,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诗作号为“元和体”。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虽然一度官至宰相,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。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。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。

元稹的创作,以诗成就最大。其诗辞言浅意哀,极为扣人心扉,动人肺腑。其乐府诗创作,多受张籍、王建的影响,而其“新题乐府”则直接缘于李绅。代表作有传奇《莺莺传》《菊花》《离思五首》《遣悲怀三首》等。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,收录诗赋、诏册、铭谏、论议等共100卷,留世有《元氏长庆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高楼

    读音:gāo lóu

    繁体字:高樓

    造句:

  • 憔悴

    读音:qiáo cuì

    繁体字:憔悴

    英语:languish

    意思:亦作“憔瘁”。
     
     1.黄瘦;瘦损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吴语》:“使吾甲兵钝弊,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

  • 绮陌

    读音:qǐ mò

    繁体字:綺陌

    意思:(绮陌,绮陌)
    繁华的街道。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登烽火楼》诗:“万邑王畿旷,三条绮陌平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沧《及第后宴曲江》诗:“归时不省花间醉,

  • 相怜

    读音:xiāng lián

    繁体字:相憐

    意思:(相怜,相怜)
    相互怜爱;怜惜。
      ▶《列子•杨朱》:“古语有之:‘生相怜,死相捐。’”宋·王安石《酬宋廷评请序经解》诗:“未曾相识已相怜,香火灵山亦有缘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