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月暗山岑郁,默坐但听巴水声。
意思:江城月暗山岑郁,静坐只是听巴水声。
出自作者[宋]张嵲的《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江城月暗山岑郁,默坐但听巴水声。向使江清山月白,欲教迁客若为情》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并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。它以江城月色、山岑、巴水等自然元素为背景,通过描绘暗淡的江城月色和清澈的江水,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
首句“江城月暗山岑郁”描绘了江城月色和山岑的景象。江城月色暗淡,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,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也是深沉的。山岑郁郁葱葱,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生机。这里的“暗”和“郁”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沉静和深邃的氛围。
“默坐但听巴水声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默默坐着,聆听巴水的声。这里的“默坐”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,而“巴水声”则让人联想到江水的流动声,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。
“向使江清山月白”是诗人的想象,他假设如果江水清澈,那么山月的景象将会更加美丽。这里诗人通过假设的情境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。
最后,“欲教迁客若为情”一句,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。“迁客”在这里指的是因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故乡的人,诗人用“若为情”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城月色、山岑、巴水等自然元素,表达了诗人的孤独、沉思、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。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,画面感强,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