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十六夜和三弟》 凉月如霜鉴薄帷,空杯无计觅糟醨。

凉月如霜鉴薄帷,空杯无计觅糟醨。

意思:凉月如霜鉴薄帐,空杯薄酒糟没有办法找到。

出自作者[明]袁宏道的《十六夜和三弟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凉月如霜鉴薄帷,空杯无计觅糟醨。买灯聊复欢儿女,弄笔粗能遣岁时。花火每攒骑马客,蜡光先照走桥姬。少年乐事今无几,近老方知此兴衰》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,对逝去的年华的感慨。 首联“凉月如霜鉴薄帷,空杯无计觅糟醨。”描绘了清冷的月色透过薄薄的帷幔,映照出一片冷清的景象,而空空的酒杯却无法寻觅到酒的滋味。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。 颔联“买灯聊复欢儿女,弄笔粗能遣岁时。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,那时为了孩子买灯笼,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欢乐。而孩子弄笔学字,也成为了过去岁月的记忆。这里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。 颈联“花火每攒骑马客,蜡光先照走桥姬。”描绘了过去的热闹场景,花火绚烂,照亮了夜空,而蜡光也照亮了桥上的女子。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。 尾联“少年乐事今无几,近老方知此兴衰。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年华的感慨,过去的快乐时光已经不再,只有老了才能明白这一切的兴衰。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,通过对过去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年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同时,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凉月如霜鉴薄帷,空杯无计觅糟醨。
买灯聊复欢儿女,弄笔粗能遣岁时。
花火每攒骑马客,蜡光先照走桥姬。
少年乐事今无几,近老方知此兴衰。
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
袁宏道(1568年12月23日─1610年10月20日)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省公安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,历任吴县知县、礼部主事、吏部验封司主事、稽勋郎中、国子博士等职,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

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,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,亦反对唐顺之、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,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。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史称公安三袁,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,其文学流派世称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体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凉月

    读音:liáng yuè

    繁体字:涼月

    意思:(凉月,凉月)

     1.秋月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移病还园示亲属》诗:“停琴伫凉月,灭烛听归鸿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舜钦《和彦猷晚宴明月楼》之二:“绿杨有意

  • 糟醨

    读音:zāo lí

    繁体字:糟醨

    意思:酒。
      ▶宋·司马光《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》:“又非郑·伯有,壑谷甘糟醨。”
      ▶明·张居正《七贤咏》序:“今之论七贤者,徒观其沈酣恣放,哺啜糟醨,便谓有累名教,胎祸晋室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