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忠显刘公挽诗四首》 自从玉帛交殊域,一见寒盟为隐忧。

自从玉帛交殊域,一见寒盟为隐忧。

意思:从玉帛交异域,一看到寒盟为隐忧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嵲的《忠显刘公挽诗四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决策的困难。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政治智慧的深深忧虑。 首联“自从玉帛交殊域,一见寒盟为隐忧”,直接点明自从两国开始交往,曾经的和解盟约已经成为了心中的隐忧。这里的“玉帛”常用来象征和平的国际交往,而“寒盟”则暗示了这种和平状态下的隐忧和不安。 颔联“乱相方虞邻国难,庙堂谁听徙薪谋”,描绘了当前复杂的外交形势,暗指各方可能发生冲突,而庙堂之上是否有人能听懂解决危机的方法。这里,“乱相”象征着潜在的危机,“徙薪谋”则象征着解决问题的策略,但这些策略是否真的有效,无人知晓。 颈联“义和杞殖仍忠壮,识比申胥不怨尤”,诗人赞扬了那些忠诚、勇敢、有识之士,他们不怨天尤人,而是继续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。这里,“申胥”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名将,他因忠诚而备受赞扬,他的事迹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。 尾联“松柏萧萧九原路,高名常共建溪流”,诗人以松柏长青、名流千古的形象,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有识之士的赞美之情。他们的高名将永远如同溪流一般,流淌在人们的心中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,以及对政治智慧和有识之士的赞美之情。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,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,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,才能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自从玉帛交殊域,一见寒盟为隐忧。
乱相方虞邻国难,庙堂谁听徙薪谋。
义和杞殖仍忠壮,识比申胥不怨尤。
松柏萧萧九原路,高名常共建溪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盟

    读音:hán méng

    繁体字:寒盟

    意思:《左传•哀公十二年》:“公会吴于橐皋,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。公不欲,使子贡对曰:‘盟,所以周信也,故心以制之,玉帛以奉之,言以结之,明神以要之。寡君以为苟有盟焉,弗可改也已。若犹可改,日盟何益

  • 玉帛

    读音:yù bó

    繁体字:玉帛

    英语:jade objects and silk fabrics, used as state gifts in ancient China

    意思:
     1.圭璋和束

  • 自从

    读音:zì cóng

    繁体字:自從

    短语:由 从 打 于 起 自

    英语:since

    意思:(自从,自从)

     1.介词。表示时间的起点。
      ▶

  • 隐忧

    读音:yǐn yōu

    繁体字:隱憂

    英语:secret worry

    意思:(隐忧,隐忧)
    深深的忧虑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邶风•柏舟》: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”
      ▶毛传:“隐,痛也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