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》 山资足后抛名路,莼菜秋来忆故乡。

山资足后抛名路,莼菜秋来忆故乡。

意思:山资足后抛名路,莼蔬菜秋天来回忆故乡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蕲春”和“故乡”。 首句“从事蕲春兴自长,蕲人应识紫微郎”,表达了诗人在蕲春的生活满足,也暗示了他对蕲春的深深喜爱。诗中的“紫微郎”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嘲,也可能是他对自己在蕲春生活的满足和安逸的描述。 “山资足后抛名路,莼菜秋来忆故乡”,表达了诗人在蕲春的生活状态,他在这里享受自然,享受生活,同时也怀念故乡。这里的“山资”可能是指诗人的生活费用,“抛名路”则暗示他已放弃了在城市中的名利追逐,选择在蕲春过一种简单的生活。而“莼菜秋来忆故乡”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。 “以道卷舒犹自适,临戈谈笑固无妨”,表达了诗人的处世之道,他以道义为重,不拘泥于形式,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谈笑风生。 最后两句“如闻郡阁吹横笛,时望青谿忆野王”,描绘了一种场景,诗人仿佛听到了郡阁吹横笛的声音,同时也会不时地望着青溪,回忆着那里的朋友野王。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,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蕲春的生活状态,对故乡的思念,以及他的处世之道和友情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质朴,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的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从事蕲春兴自长,蕲人应识紫微郎。
山资足后抛名路,莼菜秋来忆故乡。
以道卷舒犹自适,临戈谈笑固无妨。
如闻郡阁吹横笛,时望青谿忆野王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山资

    读音:shān zī

    繁体字:山資

    意思:(山资,山资)
    亦作“山赀”。
     过隐居生活所需的费用。
      ▶《南齐书•王秀之传》:“出为晋平太守,至郡期年,谓人曰:‘此邦丰壤,禄俸常充。吾山资已足,岂可久留以妨贤

  • 莼菜

    读音:chún cài

    繁体字:蒓菜

    意思:(莼菜,莼菜)
    又名凫葵。多年生水草。叶片椭圆形,浮水面。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。花暗红色,嫩叶可做汤菜。
      ▶三国·吴·陆玑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•薄采其茆》:“茆与荇叶相似

  • 故乡

    读音:gù xiāng

    繁体字:故鄉

    短语: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

    英语:home

    意思:(故乡,故乡)
    家乡。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