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挽方德润宝学三首》 遥知遗奏上,未免动宸襟。

遥知遗奏上,未免动宸襟。

意思:遥知遣奏上,不免受到帝王衣襟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挽方德润宝学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晚赐延和对公去国深的情况。作者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,表达了对忠诚和爱国精神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决策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联“晚赐延和对,言公去国深”,通过描绘晚赐延对这一场景,表达了对公去国深的深深惋惜。延对是古代的一种礼仪,即皇帝对臣下进行赏赐和询问,而公去国深则表达了公对朝廷的深深眷恋和不舍。 颔联“遂良垂白发,臣甫抱丹心”,通过历史人物的形象,表达了忠诚和爱国精神。遂良指的是忠臣魏徵,他垂垂老矣但仍心怀国家;臣甫则指的是杜甫,他抱有赤子之心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爱国精神的赞美。 颈联“驰驿无银信,移麾有玉音”,描绘了朝廷决策的无奈和无奈。银信是朝廷的公文,而玉音则是皇帝的命令。这两句诗表达了朝廷决策的无情和无奈,也表达了对朝廷决策的反思。 尾联“遥知遗奏上,未免动宸襟”,通过想象公上奏章的场景,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。宸襟是指皇帝的关怀,公上奏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爱国精神,希望得到皇帝的认可和关怀。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,也表达了对朝廷决策的希望和信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形象描绘和对朝廷决策的反思,表达了对忠诚和爱国精神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朝廷决策的无情和无奈的反思,以及对朝廷决策的希望和信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晚赐延和对,言公去国深。
遂良垂白发,臣甫抱丹心。
驰驿无银信,移麾有玉音。
遥知遗奏上,未免动宸襟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未免

    读音:wèi miǎn

    繁体字:未免

    短语:在所难免

    英语:(adv) truly; rather a bit too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免,免不了。
      ▶《孟子

  • 遥知

    读音:yáo zhī

    繁体字:遙知

    意思:(遥知,遥知)
   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诗: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梅花》诗: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

  • 遗奏

    读音:yí zòu

    繁体字:遺奏

    意思:(遗奏,遗奏)
    犹遗表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令狐楚传》:“﹝郑儋﹞暴死,不及占后事,军大讙,将为乱。夜十数骑挺刃邀取楚,使草遗奏,诸将圜视,楚色不变,秉笔辄就,以遍示士,皆感泣,一

  • 宸襟

    读音:chén jīn

    繁体字:宸襟

    意思:帝王的思虑、判断。亦借指帝王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何逊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》:“宸襟动时豫,岁序属凉氛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商隐《思贤顿》诗:“宸襟他日泪,薄暮望贤西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