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》 顷岁承平久,斯民习俗修。

顷岁承平久,斯民习俗修。

意思:近年太平已久,这些民间习俗研究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阮的《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左地区地理位置和军事形势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关注。 首联“江左承南渡,当阳控上流”,描绘了江左地区在南渡之后的重要地位,是当阳的控制上流之地,意味着这里是军事要地。 颔联“平时称用武,今日更防秋”,表达了在平时人们重视武备,而在秋季则需要更加警惕,暗示了江左地区的军事形势的严峻。 颈联“六代规摹古,三江险厄周”,描述了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同时也描绘了三江的险峻,体现了这里的地理特征。 尾联“不料腥羶起,能令日月幽”,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,暗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。 整首诗通过对江左地区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军事、社会、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担忧,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象丰富,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江左承南渡,当阳控上流。
平时称用武,今日更防秋。
六代规摹古,三江险厄周。
高凭隆屏翰,下瞰握襟喉。
呼吸闻吴楚,封疆矗斗牛。
循良渡虎迹,神武射蛟游。
胜事余莲社,风光足庾楼。
倚天开峻极,倒影湛飞浮。
鼎败香山往,官轻靖节休。
义门十世美,将业二王优。
顷岁承平久,斯民习俗修。
究心依学校,服力事田畴。
狱净苔荒砌,山深麦挂丘。
共知忠义笃,肯陷矫诬羞。
不料腥羶起,能令日月幽。
云屯满赤县,天意卒鸿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斯民

    读音:sī mín

    繁体字:斯民

    意思:指老百姓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万章上》:“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。”
      ▶《管子•侈靡》:“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斯民之良也。”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答贾长渊》诗:“乃眷三哲,俾乂斯

  • 承平

    读音:chéng píng

    繁体字:承平

    英语:peaceful

    意思:治平相承;太平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食货志上》:“今纍世承平,豪富吏民訾数鉅万,而贫弱俞困。”
      ▶唐·鲍防《杂感》诗

  • 习俗

    读音:xí sú

    繁体字:習俗

    短语:风土 俗 人情 传统 风 遗俗

    英语:(n) custom; tradition

    意思:(习俗,习俗)

     1.习

  • 顷岁

    读音:qǐng suì

    繁体字:頃歲

    意思:(顷岁,顷岁)

     1.近年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》:“顷岁以来,祯应四塞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御试制科策》:“臣又窃闻之,自顷岁以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