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阮亭《秋柳》诗原韵》 可知春去浑无迹,忽地霜来渐有痕。

可知春去浑无迹,忽地霜来渐有痕。

意思:可以知道春去浑不见,忽然地霜来渐渐有点。

出自作者[清]冒襄的《和阮亭《秋柳》诗原韵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和阮亭<秋柳>诗原韵》是清朝文人冒襄创作的一首诗歌,它的创作背景与阮元的《秋柳》诗有关。阮元的《秋柳》诗描写了秋天的柳树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。而冒襄则和了阮元的诗,创作了《和阮亭<秋柳>诗原韵》,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秋天柳树美景的喜爱之情,同时也借景抒怀,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浦西风合断魂,数枝清影立朱门。
可知春去浑无迹,忽地霜来渐有痕。
家世凄凉灵武殿,腰肢憔悴莫愁村。
曲中旧侣如相忆,急管哀筝与细论。
作者介绍
冒襄(1611年4月27日-1693年12月31日),字辟疆,号巢民,一号朴庵,又号朴巢,明末清初的文学家,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(今江苏如皋)人。康熙三十二年,卒,年八十有三,私谥潜孝先生。冒襄一生著述颇丰,传世的有《先世前征录》、《朴巢诗文集》、《岕茶汇抄》、《水绘园诗文集》、《影梅庵忆语》、《寒碧孤吟》和《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》等。其中《影梅庵忆语》洋洋四千言,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,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忽地

    读音:hū dì

    繁体字:忽地

    英语:suddenly

    意思:亦作“忽的”。
     忽然;突然。
      ▶唐·王建《华清宫前柳》诗:“杨柳宫前忽地春,在先惊动探春人。”
      ▶元·无名氏

  • 可知

    读音:kě zhī

    繁体字:可知

    英语:Can get to know.

    意思:见“可知道”。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可知
     补证条目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