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句》 一个祢衡容不得,思量黄祖谩英雄。

一个祢衡容不得,思量黄祖谩英雄。

意思:一个称衡容不得,思量黄祖谩英雄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句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夏窗七叶连阴暗》,是一首描绘夏季景象的诗,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夏窗下的景象,七叶树连阴暗,赖家桥上潏河边。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、深沉的感觉,仿佛在炎热的夏季中找到了一个清凉的地方。 接着,诗中通过细看月轮真有意,已知青桂近嫦娥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。月轮在诗中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,仿佛它也在默默地关注着人间,给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感觉。 然后,诗中提到了祢衡、黄祖、张华等历史人物,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看法和思考。一个祢衡容不得,思量黄祖谩英雄,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能容纳不同声音、不能理解他人的人的批评和反思。而不及刘侯一纸书,则表达了对理解和包容的期待。 最后,诗中描绘了雨中上亭的景象,山雨霏微宿上亭,雨中因想雨淋铃,老僧斋罢关门睡,不管波涛四面生。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、深沉的感觉,仿佛在雨中找到了一个避风港湾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季景象和历史人物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不同声音的理解和包容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,给人一种深沉而美好的感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夏窗七叶连阴暗。
,赖家桥上潏河边。
细看月轮真有意,已知青桂近嫦娥。
一个祢衡容不得,思量黄祖谩英雄。
张华谩出如丹语,不及刘侯一纸书。
山雨霏微宿上亭,雨中因想雨淋铃。
老僧斋罢关门睡,不管波涛四面生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思量

    读音:sī liang

    繁体字:思量

    短语:沉思 盘算 寻味 思维 构思 虑 考虑 琢磨 默想 想 揣摩 思想 酌量 合计 寻思 思

    英语:consider

  • 不得

    读音:bù dé

    繁体字:不得

    英语:must not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能得到;得不到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周南•关雎》:“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
      ▶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夫腹飢不

  • 英雄

    解释

    英雄 yīngxióng

    [hero] 非凡出众的人物。指见解、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

    总揽英雄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  英雄乐业。

   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——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