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大风过彭浪矶》 无风此水常呼汹,正用风狂水斗来。

无风此水常呼汹,正用风狂水斗来。

意思:没有风这水常呼闹,正是用风狂水斗来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大风过彭浪矶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。首句“山束江穷方崒起”描绘出山川交错,峰回路转的壮观景象,仿佛山势收敛,江水穷尽,才突兀地崛起一座高峰。诗人的笔触生动有力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磅礴气势。 次句“江盘山过却重回”进一步描绘了江流曲折,山重水复的场景。江水盘旋着山势流淌,经过一番曲折,却又回头重来。这句诗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变幻,也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无风此水常呼汹,正用风狂水斗来”则表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。无风时,江水仍波涛汹涌,吼声震天;而风起时,则更是波涛翻滚,水花飞溅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水的雄壮气势,使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力量。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,通过生动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,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迈情怀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,使读者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,也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束江穷方崒起,江盘山过却重回。
无风此水常呼汹,正用风狂水斗来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风

    读音:wú fēng

    繁体字:無風

    意思:(无风,无风)

     1.没有风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无风自飘簸,融液煦柔茂。”
     
     2.草名。薇衔的别名。
      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

  • 狂水

    读音:kuáng shuǐ

    繁体字:狂水

    意思:
     1.传说中的河名。
      ▶《山海经•北山经》:“又北三百八十里,曰狂山,无草木。是山也,冬夏有雪。
      ▶狂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浮水。”
     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