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岫上人院》 心知落帆处,明月浙河湾。

心知落帆处,明月浙河湾。

意思:心知落帆处,明月浙河湾。

出自作者[唐]许浑的《题岫上人院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病中与僧人相处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。 首句“病客与僧闲,频来不掩关。”描绘了诗人病中作为客人的身份,他与僧人相处得悠闲自在,频繁来访而僧人却并不感到烦扰,因为他总是敞开禅关。这一句通过对比病客与僧人的生活状态,突出了僧人的宁静和淡泊。 “高窗云外树,疏磬雨中山。”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,高窗外的云外树影婆娑,雨中山上的稀疏磬声。这些描绘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幽和静谧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。 “离索秋虫响,登临夕鸟还。”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分别后的情景,秋夜虫鸣声响,诗人登高远望,看到夜鸟归巢。这两句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感伤。 “心知落帆处,明月浙河湾。”是诗的结尾,诗人知道分别的时刻到了,船帆落下的地方,是在明月洒满河湾的地方。这一句既表达了离别的感伤,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。 整首诗通过对病客与僧人相处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伤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宁静、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哲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病客与僧闲,频来不掩关。
高窗云外树,疏磬雨中山。
离索秋虫响,登临夕鸟还。
心知落帆处,明月浙河湾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浙河

    读音:zhè hé

    繁体字:浙河

    意思:即浙江。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送王十一郎游剡中》诗:“越州都在浙河湾,尘土消沉景象闲。”
      ▶宋·刘克庄《忆秦娥》词:“浙河西面边声悄,淮河北去炊烟少。”参见“浙江”。

  • 明月

    读音:míng yuè

    繁体字:明月

    英语:bright moon

    意思:
     1.光明的月亮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其少进也,皎若明月舒其光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若虚《春

  • 心知

    读音:xīn zhī

    繁体字:心知

    意思:I
    犹知心。指好友或情人。
       ▶唐·严维《丹阳送韦参军》诗:“丹阳郭里送行舟,一别心知两地秋。”
       ▶唐·李咸用《送进士刘松》诗:“滔滔皆鲁客,难得是心知。”<

  • 河湾

    读音:hé wān

    繁体字:河灣

    意思:(河湾,河湾)
    河流迂曲处。
      ▶唐徐安贞《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》:“两都分地险,一曲渡河湾。”

    解释:1.河流迂曲处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