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倪梅窗喜神赞》 燕颔虎头古班超,龙章凤姿晋嵇康。

燕颔虎头古班超,龙章凤姿晋嵇康。

意思:燕颔虎头古代班超,龙章凤姿态晋嵇康。

出自作者[宋]白玉蟾的《倪梅窗喜神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燕颔虎头古班超,龙章凤姿晋嵇康。高人心地本无象,风清月冷倪梅窗》是一首对人物的赞美的诗。它描绘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,并对他们的性格和内心进行了赞美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燕颔虎头古班超”。班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,他曾经远赴西域,为中国的疆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这里用“燕颔虎头”来形容班超,意味着他的形象如同燕子般轻盈,虎头般威猛,展现出他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。 其次,“龙章凤姿晋嵇康”中的嵇康也是一位历史名人,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和音乐家,被誉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嵇康的才华横溢,他的文章和音乐都备受赞誉。这里用“龙章凤姿”来形容嵇康,意味着他的形象如同龙和凤凰般高贵,展现出他卓越的才华和气质。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,“高人心地本无象,风清月冷倪梅窗”,表达了对高尚心灵的赞美。诗人认为,高尚的心灵是没有具体形象的,它如同清风明月般清净、深远。这种心灵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,同时也能够让人在孤独和寂寞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班超和嵇康的形象,赞美了他们的英勇、才华和高尚的心灵。同时,它也表达了对高尚心灵的赞美,强调了心灵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,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燕颔虎头古班超,龙章凤姿晋嵇康。
高人心地本无象,风清月冷倪梅窗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白玉蟾(1194-1290),南宋时人,内丹理论家。

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

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山老人,武夷散人。定居福建闽清。

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诗赋,长于书画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

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月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

他曾云游罗浮、武夷、天台、庐山,阁皂等地,寻师访友,学道修炼,经历过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。他在云游途中,先后收留元长、彭耜、陈守默、詹继瑞为徒。据称‘四方学者,来如牛毛‘,影响日益扩大,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。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,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班超

    读音:bān chāo

    繁体字:班超

    英语:Ban Chao

    详细释义:人名。(公元32~102)字仲升,扶风平陵人,东汉班彪之子,班固之弟,为人有大志,不修细节。明帝时出使西域,平服五

  • 燕颔

    读音:yàn hàn

    繁体字:燕頷

    意思:(燕颔,燕颔)

     1.形容相貌威武。颔,下巴。
      ▶唐·王宏《从军行》:“儿生三日掌上珠,燕颔猿肱秾李肤。”
      ▶宋·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三:“童贯彪形燕

  • 龙章凤姿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谓风采不凡。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“ 嵇康 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” 刘孝标 注引《嵇康别传》:“ 康 长七尺八寸,伟容色,土木形骸,不加饰厉,而龙章凤姿,天质自然。”《旧唐书·李揆传》:“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,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。” 宋 苏轼 《张安道乐全堂》诗:“我公天与英雄表,龙章凤姿照鱼鸟。”

  • 虎头

    读音:hǔ tóu

    繁体字:虎頭

    意思:(虎头,虎头)

     1.谓头形似虎,古时以为贵相。
      ▶《东观汉记•班超传》:“相者曰:‘生燕颔虎头,飞而食肉,此万里侯相也。’”
      ▶《南史•陈纪下•宣帝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